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厌火国

[ 儿童故事 ]

厌火国本来叫吐火国。

吐火国人人都会吐火,他们被称作吐火者。

不是表演魔术,是真的吐火:一张嘴,呼——吐出一条长长的火焰,中间是红的,边缘是蓝的,热浪滚滚,热气腾腾,壮观得很。

人人都像喷火龙,神气得不得了。

那个时候,人们对火的认识还很少,钻木取火还没发明出来呢。

所以呀,吐火国的吐火者,到哪儿都受欢迎。

 

粉丝很多,跟在后面狂呼乱喊:

“吐火者,吐火者,我们好崇拜你呀!”

天冷了,想燃起一堆火取暖,那就得找到个吐火者。“吐一次火,一只羊腿,或两条鱼,或三筐野果,或……”

吐火者脸朝上,翻着白眼,像背书似的背诵价目表。

不还价。

“好吧,这是我刚抓到的子非鱼,只有两条,给你了。”

那人打着哆嗦,把两条子非鱼拱手奉上。

——子非鱼后来没有了,没有了就是绝迹了的意思,这是唯一的两条,一公一母,被吐火者拿回去吃掉了,蛮可惜的。

当然是烤着吃。吐火者把两条活蹦乱跳的子非鱼,串在一根树棍子上,一边吐火烤,一边招呼家里人过来吃鱼。

一家人围过来,一边吐火,一边吃鱼,那叫一个鲜呀。

羊腿也是这种吃法,也很鲜。

正好喜欢造字的苍颉先生打那儿路过。

说来也怪,一次是烤子非鱼,一次是烤全羊——那个大户人家养了好多羊,所以他们找吐火者,点了四把火,燃起四个火堆,很大方地付给吐火者一只羊。

大户人家算账很精明,吐一次火一只羊腿,吐四次火,当然是一只羊了,因为羊有四条腿,比人多两条。

他们比划着手指头,算了好多遍,不会错。

有人问:大户人家为什么不从一堆火上取火,再点燃第二堆火,第三堆火,第四堆火呢?那样岂不更划算,只需付一只羊腿就可以了。

你也太瞧不起大户人家了!拜托,人家有羊,付得起吐火费。再说呢,那个时候的人还很纯朴,没有人想到从一堆火里取火,点燃另一堆火——那也太投机取……取火了。

他们才不会那样干。

再说了,如果人人都那样干,还要吐火者干吗?

吐火者岂不要失业了?

咱们接着说苍颉。

在那个吐火者一家,两次吃好东西的时候,苍颉都打那儿路过(也有人说,是烤鱼和烤羊的香味;吸引了苍颉,因为苍颉的鼻子,比狗鼻子还好使),一次是吃鱼,一次是吃羊,两次感觉都很鲜,所以赶紧造了一个字:鲜。

“鲜”字就是这么造出来的。

吐火者吐火不还价,待客还蛮大方,看到苍颉走过来,马上招呼:“苍先生,又在寻找造字的灵感吗?别太用脑过度呀!字嘛,您慢慢造,一下子也造不完,没有字也要过日子嘛!我们不是瞧不起您造的字,我们是担心你造字太辛苦,快采补补身子,这里有刚烤的子非鱼,味道蛮正宗……”

第二次,那个吐火者又这样说,只是把最后那句话中的“子非鱼”,改成了“全羊”,态度还是那么热情大方,打心底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苍颉先生受到邀请,并不拒绝,为了造字,他必须什么都要亲自尝试。

结果,这一尝试,造出了一个“鲜”字。

蛮有收获的。

苍颉先生很高兴,抹抹嘴巴,拄着棍子,摇头晃脑地四海飘游去了。

——后来,苍颉先生造了很多字,每个字都有来历,有好玩的故事。

这是后话,暂且不说。

现在可以说说,吐火国为什么变成厌火国……了吧?

对呀!还没说到正题呢。

吐火国的吐火者,依靠天生的吐火功能,在那个美好的时代,生活得很舒服,什么都不缺,因为吐火者的价目表可以背上半天,缺什么就加上什么,要什么就说出什么……没有人还价,因为大家都知道,吐火者不还价。

而人类生活真的离不开火呀。

直到有一天,有人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办法,吐火者受欢迎的程度极速下降,乃至谁也不愿意请吐火者吐火了,吐火者遂全体失业。

这也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没有人可以阻挡。

这样一来,吐火者感觉很窝火,哼,吐出来的火没人要。

不但没人要,还不安全,搞不好吐出一把火,引起火灾,把眉毛烧掉了,把裤衩烧掉了,把房子烧掉了,把山林烧掉了……麻烦就大了!

人人都不喜欢吐火者。

吐火者自己也不喜欢自己,因为找不到工作,也混不饱肚子,个个都爱发火儿,你吐我一把火,我喷你一脸火,搞得整个吐火国火光冲天,乌烟瘴气……

吐火国就这样变成了厌火国。

后来的后来,厌火国消失了。

走投无路的吐火者流落到别的国家。

慢慢地,他们连火也不会吐,一点火星都吐不出来。

这个神奇的功能,像人类祖先的尾巴一样,退化掉了。

很抱歉,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丁点教育意义也没有。

补充纠错
上一篇: 玛瑙果
下一篇: 变色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