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苏轼正名

[ 民间故事 ]

瓶窑南山村的栲栳山下,有一条通达苕溪的河港,是南山乡贤盛清为解决当地旱涝,号召乡亲们修建而成。这里原名叫“盛清港”,到了北宋元佑年间,才改名为“澄清港”。河港上有座单孔石桥,桥侧镌刻“澄清”二字,因历经沧桑,石桥破败,刻有“澄清”两字的石块已找寻不见,单孔石桥也改建成了三孔桥。

据说,当时“澄清”这两个字还是苏轼亲笔书写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话还得从北宋元佑年间说起。盛清港因为淤泥堵塞和河堤坍塌,逐渐无法抗旱防涝,需要尽快修复河堤,清理淤泥,疏通河道。

黄山有个读书人叫盛达,为盛清后裔,与余杭县令王省很有交情。盛达连续科举不中,家道中落,无奈到窑山开了个窑场,学做生意。

盛达有个好朋友叫廖荀,住在离澄清港不远的栲栳山,小时候和盛达同在一个私塾读过书,后来迫于生计,当了石匠。因为要到南山去凿菩萨,他每天早上都在澄清港上的无名木桥等盛达,这样两个人边走边聊天,成了习惯。

那年开春,天降暴雨,由于河道淤泥堵塞,河水四溢,淹没了不少庄稼。那天,盛达去窑场路过木桥,竟然听到有人在骂自己的祖宗盛清,说如果没有盛清,就不会有这条港,没这条港,也不会出今天这样的事!盛达觉得奇怪,一问才知道,今天早上有一支迎亲队伍,因为路上到处是积水,特地绕路过这座木桥。谁知桥柱霉烂,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多人的踩踏,桥竟塌了。新娘子乘坐的轿子及轿夫都掉进了河里,幸亏人多,将掉进河里的人悉数救了上来,但好端端的一场喜事却弄得不欢而散。

听到埋怨,盛达心里很是难过,他也不去窑场了,而是给县令王省写了封信,陈述了河港淤堵和木桥破败的情况,要求官府出资疏浚河道,修建石桥。

王省收到信件后十分重视,他也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便亲自到河港视察。眼见河港急需清淤,可县衙实在掏不出这么多银子,怎么办呢?他对盛达说:“我们县衙没有钱,除非通判大人能到这里视察水利,来个特事特办。”

盛达一听,乐了,说:“请通判大人的事,我来办!”

原来,现任通判正是苏轼苏东坡,盛达早些年上京赶考时,与苏轼相识。苏轼到杭州当官后,盛达还亲自烧制了一套茶具送给了苏轼。

既然是熟人,盛达也不客气,当天晚上就给苏轼写了封信,陈述了盛清港的情况,希望苏轼能来看看。

信送出后不久,苏轼果然来了,这也是苏轼第一次到瓶窑。因为情况属实,苏轼回到杭州,当即下文拨款。

消息传到了郎二皮的耳朵里。郎二皮读过书,却因为父母去世后缺少管教,成了当地的无赖。他纠结了几个地痞强买强卖,赚了不少银子。郎二皮想仗势接下疏浚工程,便带着厚礼去找王省。

王省对郎二皮的为人早有所了解,不但没将工程交给他,还将他呵斥了一顿。

郎二皮悻悻地走后,王省找来了盛达和廖荀,让盛达担任河道执事,召集民工疏浚河道,廖荀则负责建造石桥。

两个人见王省如此信任自己,非常感动,他俩向王省保证,不管如何困难,都保证准时完工。

开工一个月,苏轼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同遭贬,调离杭州,工程款也因此停止下拨。

王省见工程才进行到一半就要停工,心里着急,与盛达和廖荀商量,打算号召乡绅集资捐款。

补充纠错
上一篇: 私怨不入公门
下一篇: 名医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