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老和尚训康熙

[ 民间故事 ]

顺治帝看破红尘,把万里江山传给他八岁的儿子玄烨,玄烨就是康熙帝。

康熙帝成年亲政后,文治武功远远超过了顺治,于是就志得意满,飘飘然起来。

这天,康熙来到一处深山古寺,见一群僧人正在寺外种水稻,他决定进寺庙看看。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和尚把康熙迎入寺内。寺庙破败不堪,一张破茶几摇摇晃晃,老和尚急忙用瓦片支住一条腿,茶几才算稳当。康熙用手晃了晃茶几,见稳当了,满意地说:“这才像康熙帝坐江山——稳稳当当!”

老和尚长叹一声,慢吞吞地回敬道:“唉,我也听人们常说,顺治爷定天下——战战兢兢!”

康熙见老和尚才思敏捷,想听听他对“康熙盛世”的褒扬。奇怪的是,老和尚不停地摇头,接下来就是一通“万民苦,众生苦,苦海无边”之类的悲悯之言。康熙很扫兴,一时怒气冲冲,斥责老和尚不理佛事,并对他厉声问道:“你身披袈裟,到底做的什么和尚?简直是大煞盛世风景!”

老和尚不温不火地说:“唉,我或许就是个‘八叉和尚吧。”

康熙禁不住笑出声来。他稳稳神,说:“你这古寺太旧了,今天我出一上联,如果你能对出下联,我将捐资重修你这寺庙。”

老和尚一躬到底:“阿弥陀佛,施主功德无量,悉听尊便。”

康熙略一思忖,朗声念道:

万岁爷,爷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上联可是称颂皇帝的词儿,对不好就容易“犯上”,招来杀身之祸!不料老和尚不假思索,微笑着应道:

八叉僧,僧八叉,八叉、八叉、八八叉。

康熙一听,非常惊奇,“八叉”与方言“扒差”同音,“扒差”有岁月艰辛、挣扎度日的意思。用“八八叉”对“万万岁”,简直如鬼斧神工、天衣无缝。妙!康熙不住地夸奖老和尚的下联对仗工整、合律合辙,并且当即表态,改天就将重修庙宇的捐资款送到,随后辞别老和尚下山了。

回到寓所后,康熙还在不住地反复品味念叨那副对联,突然他一个激灵,猛地醒悟,不由得吃了一惊:把“八叉”二字合起来,上“八”下“×”不就是个“父”字吗?他再联想到早年听说顺治皇帝出家的事,莫非这个老和尚就是早年出家的“皇阿玛”?想到这里,惊得他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一大早,康熙早早来到了寺庙。小和尚告诉他,昨天施主走后,师父当晚就离开寺庙,外出云游了。康熙又吃了一惊,急问大师可曾留下什么话?小和尚摇摇头,只说师父临走时给紫竹院换了一副新对联,是师父自己写好并亲自挂上去的。

康熙急奔紫竹院门前,但见龙飞凤舞两行大字:

未曾出土先有节,

纵使凌云也虚心。

康熙明白,这个老和尚定是顺治皇帝,老人家临别还在借着紫竹院“咏竹”的对联,提醒自己谦虚的做人之道。

原来,老和尚确实是顺治皇帝,他当年潜离宫廷后,已在这座深山古寺默默无闻地苦修了多年。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当他看到康熙的动作神态,就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上山来了。在看到儿子张扬跋扈的作派以后,他很不以为然,先“巧”无声息地训诫了儿了一番,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补充纠错
上一篇: 顾鼎臣智救群臣
下一篇: 草根皇后夏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