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生家是书香门第,他出生时,天庭饱满,眉清目秀,相士说此子必得大富大贵,龙跃于众生之上。其父母皆惊,生怕招来杀身之祸。
然而百日抓周之时,他对先人的玉笏视而不见,扔掉母亲偷偷塞在面前的算盘,选了一串佛珠。父母虽稍有不满,却觉得这总比孩子以后造反满门抄斩要强,遂送他入佛寺以求心安。
及至十二岁还家,栎生已熟读佛经,知菩萨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每每念及朱门之外的冻死饿骨,常常心不得安,便发愿和菩萨一样,以救济苍生为己任。
栎生建寺庙、救贫民、开善堂、修佛心,不为己甚,及至六十岁,散尽家财,仿释迦故事,只携一钵上路,但凡见到自己能帮助的,莫不主动趋前,日行一善。
某日,天降大雨,道路泥泞,栎生又冷又饿,见路边有一户人家,屋顶齐整、仓廪丰厚,应有小康之富,便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一农夫。栎生见到他高兴无比,因这农夫几年前本将饿死,得了栎生一碗粥的救助,方才活了过来。如今见栎生如此落魄,必能救急。
然而栎生识得农夫,农夫却并不认识栎生,彼时他衣冠泥泞,浑身恶臭,便要赶他走,及至栎生说出往事,以雨水洗面,农夫才认出他来,忙礼敬入房。
农夫让妻子送上热粥,并说栎生想住多久就住多久,直至身体恢复一些再走亦可。其妻屡屡递来眼色,农夫视而不见,并让妻子给栎生准备一桶热水,好好洗个澡,暖暖身子。
栎生本无所谓脏与不脏,但身处别家,如此恶臭似也不妥,便接受了农夫的好意。
待栎生洗完换衣之时,却听到了农夫妻子的抱怨,说这么一个脏和尚,丢两块饼就行了,何必请他进屋喝粥?还说什么爱住多久住多久,有那个钱去庙里多烧几炷香,不比在家供个和尚强?农夫解释道,栎生原本是大善人,数年前曾救过自己,现在不报恩会遭天谴。妻子反驳说,当年他舍你一碗粥,那只是富贵人家的大发慈悲,而今你还他一碗粥,已经两不相欠,还送了他一桶热水,更是对他有恩了。农夫说,既然如此,那天晴之后我就送他走,他既是出身富贵,总归要点脸面,不至于弄得太难看。
栎生越听越气,他行善多年,从未奢求过任何回报,现如今只是在落魄之时讨一碗粥喝,却遭这蠢夫愚妇如此排揎。其时,一只蟑螂正好匍匐于栎生脚下,他恨从心起,将其一脚踩烂,碾成肉泥,方才稍解心中之气。
栎生穿好自己的旧衣,向着农夫鞠了一躬,便夺门而去了。
之后的两年间,栎生和之前一样,日行一善,只是再也未曾求人施舍,若被帮助的人有心,便有些许吃食,若无心,栎生也无所谓。如此,虽日日心旷神怡,身体却渐渐消瘦,最后死在了某处菩提树下。
死前的栎生神态安详,全无世人的惊惧之态,因为他知道此生功德无量,必当往生极乐。
然而,事情却并非栎生想的那么简单。
因为他去的地方,刀山火海、石磨铜锯,分明就是无间地狱。
栎生极为不平,以头抢地,大喊天地不仁,佛陀不公。
佛陀闻声而来,对栎生说,天下杀生者不知凡几,却大都是些愚夫愚妇的愚蠢行径,他们杀生时只是想着要填饱肚子,而汝熟读佛经,深知众生平等,却起一念之恶,以致于斯,是故堕汝于无间地狱。栎生委屈至极,想要抗辩,却只见佛陀乘祥云而去。
自此,栎生于地狱之中,每日受刀山火海、石磨铜锯之刑。
地狱之中,亦有生门。在刀山之顶,有一高台,传闻只要爬上高台,便得享往生极乐。然则那高台有十尺之高,立身于刀山之上本已不易,更不要说爬上这十尺高台了。除非有人能在高台之下托住另外一人,方有机会登上高台,可是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托举,自身必将被脚底的刀割得粉身碎骨,魂魄飞散,所以一直以来,从未有人脱身过。
栎生因受不公,怨愤在心,每每见到有人尝试攀爬,便会想尽办法使其失败,滚下刀山。由是,不知多少魂魄被他害得再也无法超生。
这天,栎生见到一个童子亦受刀山之刑,异常痛苦,便问其原因。童子说,他见一蚂蚁出入于洞,便想取水来灌,岂料河边湿滑,因而溺死,只不知为何要受此刑罚。
栎生大怒,心想这童子虽有淹蚂蚁窝的心,但并未做成其实,更无善恶之观,却要受此恶刑,实在不公。于是栎生于刀山之顶,奋力托起童子,让他爬上高台,往生极乐。
刹那间,千花俱开,万果得实,天空中布满了莲花,争奇斗艳。佛陀踏着莲花缓缓而来,告诉栎生,这是对他的考验,这童子乃是农夫之子,代父受过,却没想到栎生确有大慈悲,即便在地狱之中,亦能有舍己为人的一念之善。
说罢,一朵莲花在栎生脚下盛开,缓缓浮起,要带他去极乐世界。
栎生朝着佛陀大笑,再没有说什么,只从莲花上跳下,直落于刀山之上,粉身碎骨,魂魄飞散,永世不得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