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作《五箴》,引文写了这么一段话:“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为小人也,昭昭矣!”大意是说,人最怕的是不知自己的过错,即使知道了又不能改,是没有勇气的表现。我今年38岁了,发根渐渐发白,晃动的牙齿掉得越来越多,没有从前那么聪明,而道德修养却有负初心,这不是明摆着成不了君子要堕落为小人吗?
苏轼在《上皇帝书》中也有类似的见地:“乃知陛下不惟赦之,又能听之,惊喜过望,以至感泣。何者?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苏轼在知道他冒犯陛下后,陛下不只赦免了他,还能听取他的意见,自是大喜过望,以至于感动得失声哭泣。为什么?在他看来,陛下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这是尧、舜、禹、汤时代十分努力去追求的,但到了秦、汉之后能做到的就只有陛下一人了,怎能不教人感念丛生?
知过改过,先哲贤能是非常注重的。《周易·益·象传》有“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之句;北宋哲人李觏《易论第九》也有“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之说;明朝理学家袁了凡在《了凡四训》里,结合自身经历和毕生学养,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改过之法,即“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了过错,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过错,改过从善。古往今来,先哲圣贤之所以受人尊重,正是因为他们有“闻过则喜”的高风亮节,“知过不讳”的坦荡胸襟,“改过不惮”的知耻后勇。“知是改之始,改乃知之成”,这样的正向交汇、相辅相成,利己利人。
知过还须思过,思过方能鼓起勇气去改过。有“过”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处于混沌状态中,无知无觉。《礼记·中庸》有云“闻过而终礼”,即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过错,就会开始掌握行为规则,最终到达知礼识礼的境界。知过源于自省、纳谏,绝不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智慧尺度。
“过而不思,其过愈显;过而思之,思而改之,善莫大焉。”思过是对自身的一种审视,也是调节,是不断地纠正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和升华人格品质的过程。思过要有悔悟之念、明理之心,要从内心深处看清自身的过失。
思过是为着更好地改过,知过能改,方为勇者。心学大师王阳明说:“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改过,不是说说而已,真心改过,就得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绝不能藏着掖着、捂着盖着、虚着飘着、慢着耗着,否则,到最后“病入膏肓”,再想改就晚了。
还是了凡说得好:“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换句话说,改过迁善,难能可贵。总而言之,改过是一种需要付出勇气的行动,容不得半点侥幸之心,也不能有一丝一毫“过得去就行”的心态。真心改过,就要以坦诚之心去面对自身的过失,将“知过”之智过渡为“改过”之勇,方能近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