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三个和尚没水吃

[ 哲理故事 ]

有个段子没有层次,出了岔子谁负责?”于是又委派了四个人,成立了管理部。一个人负责纪律部工作,一个人负责监督部工作,一个人负责财务部工作,一个人是总管,对董事会负责。一年之后,董事长总结说:“去年仓库的管理成本为四十五万元,这个数字太大了,你们一周内必须想办法解决。”于是,一周之后,看门人被解雇了。

这个段子,让我想到“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按照“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来推导,三个和尚比一个和尚应当更有水喝,为什么反而会没水喝呢?一些人只知人多力量大,殊不知,当人多得超过实际需要时,非但不好办事,甚至会碍事误事。

“人多力量大”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力量朝一个方向使,倘若有的向东拉,有的往西拽,有的朝南抻,有的冲北扯,那就不是力量大而是力量小了。这就是物理上所说的合力吧,合力不是简单的两力或几力相加,有时恰是相减。

抛开这一点,即便都向同一个方向用力,人越多,每个人用的力却越来越小。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召集了一些人,让每个人单独大声喊叫,并记录其音量,然后再将这些人编组喊叫,再记录音量,结果发现,虽然团体喊叫的总音量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但个人的音量却随着团体人数的增加反而降低了。

鲁迅在《沙》一文中说:“近来的读书的,用文言来说,就是’治绩。”鲁迅接下来分析会如此的原因:盖中国人做官无非是为了发财,做官不过是发财的一种门径;而财从何来?当然是从小民身上搜刮来,“小民倘能团结,发财就烦难,那么,当然应该想尽方法,使他们变成散沙才好……于是全中国就成为‘一盘散沙了。”对中国人的“国民性”揭示得最深刻的鲁迅,这回却断言“一盘散沙”不是什么国民性,而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统治术”。鲁迅说这番话是在1933年,然而移之其后,竟依然有效,真真是“仿佛时间的流驶,独与我们中国无关”。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仅适用于合适的环境,如果人多心不齐,柴多火烧得不是地方,那将事与愿违。管理学有个着名的“苛希纳定律”告诫我们:鸡多不下蛋,人多瞎捣乱。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