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许衡传》中讲,时值兵乱,又是盛暑时节,许衡路过河阳,走得口干舌燥。路边有一棵梨树,结满了梨,行路之人争着摘梨解渴,只有许衡端坐梨树下歇凉,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摘梨吃?”许衡答道:“不是我的东西,我干吗要摘?”那人说:“现在是乱世,这梨子根本就没有主人,随便吃。”许衡反驳道:“梨子虽然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这让我想到《后汉书》中的一个典故:时任东莱太守的杨震去东莱上任时,路过昌邑。曾受杨震举荐的昌邑令王密,黑夜拜访杨震,并送上十两黄金,哪知杨震当场拒收。王密不解,劝道:“你收下吧,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说无人知道?”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许衡也好,杨震也罢,他们都是心有主的人。什么叫心有主?那就是心存敬畏,有慎独精神。《菜根谭》中有句名言:“遇艳艾于密室,见遗金于旷郊,甚于两块试金石。”在一间密室里,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空无一人的旷野,遇到一块被人遗失的金子,这是考验人的两块试金石。“人在做,天在看”。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中,如果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很可能就会慢慢变得肆无忌惮,甚至青天白日也会作奸犯科。
礼乐文化的道德规范。孔子之所以自信地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说明他道德上的圆熟,已经无须外在的法律境界,所以孔子说自己到七十岁才达到。
从凡人的角度看,伟人效应,我干吗要做?事实上,正是在无人处,你砥砺的德行才能潜滋暗长,有牢固的根底,让你整个人变得自尊自律,谦恭守礼。等到有一天,你的德行为众人传扬,那时的你,已经不可能再丢掉这些德行了。因为,你砥砺德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虚荣,而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每天都面临各种诱惑,不要以为无人知道,就可以为所欲为。谨记:物可以无主,心不可无主。心若无主,从流飘荡,那么,你随时随地都可能跌入一个个陷阱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