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中国历史上唯一因节俭而误国的皇帝

[ 历史故事 ]

富有四海的皇帝一旦崇尚节俭就会被史书记录在册并大加颂扬,但是一生节俭的道光帝却被人揶揄,因为他不是节俭而是抠门,而且生前娶的三位皇后也是夫唱妇随。

  清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到了中期就走了下坡路,开始走向衰败,尤其是道光皇帝当政期间,曾经强盛的大清朝逐步走向衰落且毫无回转之势。因为各种原因,道光帝并没有显赫的功绩,但也算是一位勤政的皇帝,可惜这位皇帝有个致命伤——抠门。作为个人抠门,有利有弊;可是作为皇帝抠门,这就有可能误国了。

  勤俭过日子的皇帝

  皇帝自古以来就是荣华富贵的代名词,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富有四海的皇帝一旦崇尚节俭就会被史书记录在册并大加颂扬,但是一生节俭的道光帝却被人揶揄,因为他不是节俭而是抠门,而且生前娶的三位皇后也是夫唱妇随。

  当道光还是皇子的时候,随着嘉庆帝去盛京(今沈阳)祭奠先祖时,被祖上节俭的生活深深触动,回京后立即派人清空了房间里除了床铺桌椅等基本家具以外的所有陈设,每天下午四点前后打发小太监出宫买烧饼,因来回路远,买回的烧饼又冷又硬,道光夫妻俩就沏上一壶热茶,等啃完烧饼马上上床睡觉,这样连灯油钱也能省下来了。

  这样的节俭做派可不是偶尔为之,而是一以贯之。根据史料记载:道光帝只用普通的笔、砚,每顿饭只吃四个菜,除了代表国体的龙袍之外别的衣服破了都打上补丁接着穿。不仅如此,道光帝还把宫廷经费从每年万两降到了万两,于是进宫不再是吃香的喝辣的了,除了太后、皇帝、皇后以外,其他人在非节庆日不得吃肉,嫔妃们平时也不准用化妆品,更不能穿锦绣的衣服。

  道光登上皇位之后,迅速把他的节俭风气推而广之,要求所有官员也一起节俭。每次上朝议事,他看见衣着光鲜的官员就生气,于是规定六品以下的官不能穿绸缎,一律布衣布靴。对于不爱节俭的官员,道光帝处罚起来毫不手软,道光十年(公元年),有人举报盛京将军经常在家里大宴宾客,道光帝立即革了他的职务;而他对于坚守节俭信条的人奖赏起来也很大方,道光十四年(公元年)冬检阅京城禁卫军时,他看到官兵都穿着朴素的衣服,当场高兴地允诺给几位主管官员各升一级。

  有人提拨款立即变脸

  如果道光帝在生活琐事中抠门也就罢了,不过是让宫里的妃嫔们陪着皇帝过过苦日子而已,但是道光帝治国也秉承抠门的准则,一旦要讨论诸如海防、边务、河患治理等用钱的问题时,大臣们一提拨款,道光帝立即面露不虞之色。

  道光初年,新疆地区发生张格尔叛乱,数万清军远行万里、征战多年,终于平定了叛乱。但叛乱平定之后,在张格尔地区布防的问题上,边防将军们因为道光的抠门而与皇帝出现了分歧:原本将军们考虑到道光帝的本性充分精简人数之后,呈报了.万的边防人数,但是道光帝还是嫌兵多、军饷多,硬是砍去了三分之二的人数。将军们认为士兵根本无法胜任张格尔地区的布防任务,于是向皇上提出只守新疆东部、让西部自治的方案,道光帝又大骂他们胆敢放弃防守国土,居心叵测。关于到底派多少士兵既能布防又能节省银子一直悬而未决,于是张格尔布防事宜拖了好几年,最后折中出各省裁兵、将省下的饷银充作新疆布防经费的方案。

  此后,又发生了鸦片战争,其实道光帝最初对待鸦片的态度就是强硬的“禁”,不仅发布禁烟法令,还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道光帝终于还是从主战派倒戈到主和派里去了,因为不仅大英帝国船坚炮利,清朝连吃败仗,损兵折将,更重要的是打仗是要花大钱的,眼见得大把银子花出去,清军却接连失败,损失惨重,这可把道光帝心疼坏了。在收复被英军占领的浙东三镇的战事以失败告终之后,道光帝彻底丧失了武力战胜敌人的信心,因为这次对抗,清朝征兵人,募乡勇人,用饷银两,这种规模的“大出血”完全不符合道光帝节俭的作风,考虑到如果对抗还将继续往里面填银子,道光帝坚决要求妥协。

  道光帝的节俭根本对缓解大清的经济危机毫无用处,治理国家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不是舍本逐末、锱铢必较的抠门。道光帝在位时期,有心治国但不得其法,终致清朝由盛而衰,逐渐走向没落。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