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苦与乐

[ 哲理故事 ]

贫困的生活使人痛苦;困难、挫折、失败使人痛苦,过度劳累使人感到痛苦;严重的疾病使人痛苦;失去亲人、朋友让人痛苦……富裕使人快乐,工作顺利使人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人快乐,健康强壮使人开心……

苦与乐除了与生理感受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心理感受。如果心态好,许多苦都可以感受为乐。如果心态不好,许多快乐也会被感受为痛苦。好的心态可以消除许多痛苦,而不良的心态却会造就许多痛苦。如果心态不好,就不快乐或不大快乐。例如,同样的行为,有些人轻松快乐,有些人苦闷不堪,有些人消极应付。人难免会有痛苦和烦恼,要想应付各种挑战,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心理调节及时维持心理平衡。

每个人都追求美好的生活,都希望多获得快乐、少受一些苦。适当受苦并不是否定享受,而是以较少的苦换取较多的快乐。理想的人生是乐与苦的最佳结合,而不是过度受苦或过度享受。苦是乐的基础,没有苦就没有乐。只有适当受苦,才能深刻体会快乐。当然,如果受苦太多,心身将会受到极大的摧残,对于生活及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每个人都应有“以较少的劳苦换取较多享受”的效益意识。

人生多数时间是在轻松、平静中度过,只有少数时间是在狂欢中度过,也只有少数时间是在痛苦中度过的。高手们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痛苦,而是保持轻松快乐、从容不迫的心态,只有偶尔因事情重大而有些紧张或烦恼。

人生所受的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断断续续的。苦往往来自于劳累或失败,或者说劳累之苦或失败之苦。当痛苦到来时,一方面要努力解决问题,以减轻痛苦及摆脱痛苦,另一方面要轻松忍受。

同样的痛苦,对承受力强的人来说,感受比较轻,造成的损失比较小。对心理脆弱的人来说,痛苦简直就是毒药,令他们非常难受。人类接受痛苦的能力是很强的,无数面对巨大的痛苦而轻松自如。

出身富裕家的人,受苦可能少一些。出身贫寒,受苦自然会多一些。出身好坏,个人并不能决定,因此,不管出身好坏,每个人都要努力创造快乐。纵观历史,许多富翁的后代沦为乞丐,许多贫寒子弟成为富翁。其实,上帝不可能赐予每个人好的出身,却给了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机会,只要你肯努力,就可能拥有快乐。

如果你不努力,痛苦就在逐步向你靠拢,而快乐正在偷偷地从你身旁溜走。曾经受过苦,才能较好地体会快乐。不时受点苦,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没有受过苦的人,身在福中往往不知福。

只有不怕苦的人,才能奋发有为。怕苦的人可能有点作为,但不会有大的作为。一个怕苦的民族,是难有作为的。大的成果来之不易,没有艰辛的劳动是不可能得到的。

只有发展好事业,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否则,就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为了享受美好的生活,我们必先努力发展事业。发展事业之初,充满着苦和累。一旦建立了基础,就能轻松发展及过上较好的生活。有些伟人为了民族的发展或社会发展,不顾个人的享受,专心致志发展事业,他们的确很累,但他们以此为乐,很少感到苦。

良好的物质生活令人快乐,良好的精神活动更令人快乐。奋斗过程中会有酸甜苦辣,但得到的快乐远大于痛苦,难怪多数人才愿为事业“呕心呖血”?在发达国家,人们坚信为了享受美好的生活就必须受些苦,他们很愿意受苦——努力学习、工作。

许多国民没有体会到美好的生活,没有真正体会人间的快乐,因而错误地认为人生是来受苦的。当你真正体会到美好的生活后,你就不会否定生活和生存的意义。只有适当受苦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快乐。正如只有真正体会到饥饿的人,才会珍惜食物及吃出食物的美味。

诚然,每个人都希望多获得快乐,而少受苦。这是正常的,但过分追求享受,而不愿意努力工作、学习,导致事业无成,最终也无法获得较多的快乐。有些人是先苦后乐,有些人是先乐后苦。大多数人都情愿先苦后乐,而不愿先乐后苦。在快乐之后受苦,开始是很不习惯的,但也要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努力摆脱痛苦。

俗话说: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不能浪费时间和精力。当我们快乐时,不妨和他人共同分享。当我们痛苦不堪时,可以适当寻求理解、支持、合作和帮助,但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比如,过多地向他人倾诉苦衷,就会浪费他人的时间。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