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次韵子瞻游径山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

钱塘后到山最胜,下枕湖水相萦旋。

坐疑吴会无复有,扁舟屡出凌涛渊。

今秋复入径山寺,势压众岭皆摧颠。

连峰沓嶂不知数,重重相抱如青莲。

散为云雾翳星斗,聚作潭井藏蜿蜒。

钦翁未到人迹绝,千里受记来安禅。

荒榛野草置茅屋,坐令海贾输金钱。

至今传法破烦恼,饱食过客容安眠。

解装投锡不复去,纷纷四合来乌鸢。

或言此处犹未好,海上人少无烦煎。

天台雁荡最深秀,水惊石瘦尤清便。

青山独往无不可,论说好丑徒纷然。

终当直去无远近,藤鞋竹杖聊穷年。

补充纠错
诗文作者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2118 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