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契出,朝契归,
出入未尝逢日晖。雄雌曾不离锺室,
百年刓弊知者稀。时移世异不改易,
俗眼厌旧君前非。君王万年千年寿,
独怜古器与众违。昨日霜华厚如雪,
百官冻靴朝紫微。吴王偷就温漏火,
始一识之增叹唏。不知逢逢六街鼓,
自此发号通帝闱。人间锺鼓有多少,
多少乱鸣谁肯讥。
暮契出,朝契归,
出入未尝逢日晖。雄雌曾不离锺室,
百年刓弊知者稀。时移世异不改易,
俗眼厌旧君前非。君王万年千年寿,
独怜古器与众违。昨日霜华厚如雪,
百官冻靴朝紫微。吴王偷就温漏火,
始一识之增叹唏。不知逢逢六街鼓,
自此发号通帝闱。人间锺鼓有多少,
多少乱鸣谁肯讥。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