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古氏起源及历史

古姓图腾_古氏图腾

古姓图腾(古氏图腾)

  古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出自姬姓。最早来源于黄帝第十七代孙、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在岐山脚下之周原地区建立了商王朝的诸侯国,因地处周原,称为周。其曾孙周武王灭商得天下,称亶父为古公。亶父的后裔,有一支以古为姓。这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古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三十八位,现今人口约五十六万,排在二百一十位,在台湾排名第六十九位。

  【释义】古,即“故”。指过去、往昔,过去已久的年代。会意字。以十表示多数,“口”表示口口相传,时代不断,古事不忘。上古时代的人们借助口传,记住前人的陈事嘉言。古的本义是已经发生过而且没有说出来的往事。

【得姓始祖】

  古公亶父:姬姓,名亶,是轩辕黄帝第15世孙、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豳(今陕西旬邑)人。上古周族的杰出领袖,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的著名贤王,史称西伯君主。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族先祖古公亶父后代,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在史籍《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为帝喾元妃。帝喾是上古五帝之一,为黄帝的曾孙。

  姬弃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从小聪明灵敏,在少年时代就树立了雄心壮志。有一次,他跟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游戏内容是大家分别种些东西,比比谁种的好。结果,姬弃种植的大豆、芝麻、花椒等比别人的要大要好,于是对农作物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并潜心研究、栽种。随着时光的推移,熟谙农耕的姬弃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庄稼能手。尧帝听到有这样的人才后,专程拜访了他,并举荐他担任“农师”,掌管农业。姬弃在任期间,大力推广耕种技术,农业发展相当迅速,使人们告别了半饥饿的生活。

  舜帝之世,洪涝频临,待大禹治理洪水后,又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情况。姬弃为解决百姓的口粮而奔走各地,教民稼穑,播种百谷,因劳苦功高,舜帝便封他于邰(今陕西武功),史称“后稷”。后稷死后,被尊为农神。后稷逝世后,他的儿子不窋继位。不密生活在夏代,社会发展缓慢,“稷”官被废。不密便率领族人迁徙于今陇东甘肃省庆阳、平凉两地区的“戎狄”之地,继续发展农业,光大世德,不辱先世。不密死后,他的儿子鞠继任周族领袖,仍立足于戎狄之地。他在领导周人勤于农务的同时,学习戎狄部落的畜牧与狩猎知识。

  公刘是鞠的儿子,生活在甘肃省庆阳地区。这里当时属戎狄部落辖地,周族在不窋担任部落酋长时,就已从陕西省武功县一带的邰地迁来发展,与戎狄人比邻而居。戎狄部落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部族,而周部落则一贯以农业为主,所以公刘还是一心想恢复传统的农业。为了耕种管理好庄稼,公刘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或选良种、或治虫害、或播或收,周而复始,春华秋实,周人的粮食有了大丰收,农业在戎狄之地已得到大发展。公刘还不满足,他想到周族要勃兴,光靠丰盈的粮食是不够的,于是,又率领族人经漆水、沮水,挺进于渭河流域,进行木材交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豳地在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一带,当时虽地广人稀,但每片土地都有各部族管辖的疆界,公刘要迁居于此,必先武装族人,征服或赶跑他族。在史籍《诗经全译·公刘》第一章就说:“诚实忠厚的公刘,不能居住图安康。就划地界又修疆,就理露囤就清仓。就把干粮包裹好,装进小袋和大囊。显现光辉睦人民,弓箭张设把敌防。执着干戈和斧钺,开始启程向前方。” 公刘来到豳地,一边率众伐树除草,开荒垦地,一边利用太阳的射影测定土地方位,综合土地阴阳及水源情况,丈量规划土地,分给每个父系家族耕种,促使每个家庭都富裕起来。居住在豳地的周族,在公刘的统领下,生活殷富,人口大增,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并组建有三支军队,实力相当雄厚。这就为周族的崛起及庆节建立豳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刘逝世后,葬在今彬县龙高乡土陵村(离县城四十多公里),墓冢高五十多米、长一千五百多米、占地五百余亩,四面环山,犹如一条大鲤鱼卧于盆中,当地群众称“金盆养鱼”形。公刘卒,他的儿子庆节继承父志,很快建立了豳国。豳国的地域大体有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长武县、耀县及铜川市部分地区。庆节之所以能很快建立豳国,功劳还得记在公刘身上。公刘晚年,即横涉渭河,采取厉石和锻石,在豳地开始营建宫室馆舍,草创了先周奴隶制国家雏形。

  在史籍《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喻立。毁喻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

  周部族自公刘在豳地开拓基业以后,历经庆节至公叔祖类等几代经营,豳国已有了较大发展。到了古公亶父执政时,古公不但善于处理部落政事,待人和气,心地善良,还以后稷、公刘等先贤为楷模,决心要继续光大周族,造福子孙。由于积德行义,他备受国人的拥戴。正当周族蓬勃发展,过上富裕生活之际,居住在豳国西北以游牧为主的薰育、戎狄等部落,在商王朝的支持下,时不时来侵扰进犯,最初只是索要一些财物。古公为不伤和气,也为了使族人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便大大方方地分给他们一些东西。但戎狄部落并不知足,不久,又来进犯。要占领周族在豳国的土地与属民,霸权野心表露无遗。

  周民对戎狄人的蚕食之举,奋起欲战。古公认真分析道:“你们拥立我做君主,是想保护人民的利益,多为族人做些好事,这是一个好的思想出发点。但你们是否想过,我们周族是以农业为主,主张和平,如今戎狄部落发起战争,屡来进犯,无非是要夺取政权,让他们管理这片土地与国民。人民归我管理或归他们管理都一样,没什么区别。假如你们因为我而去与擅长狩猎游牧的戎狄人决战,即使能取得暂时的胜利,也很难彻底消灭他们,甚至将卷入一场长期的战斗中,那样的话,我们的亲人、族人,就会有死伤。要牺牲自己的同胞来换取君主之位,我不忍心也不同意这样做。”

  为避免战争,减少百姓的损失,古公亶父毅然“率私属二千乘”,离开豳地,渡过漆、沮两条大河,翻越巍峨的梁山(今陕西永寿、乾县一带),南迁到岐山脚下安营而居。此时已是商朝武乙年间。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古公悄然离开豳地的消息不胫而走,豳国人民说:“古公是位仁义之君,我们还是跟着他走。”于是,很多人纷纷收拾简易行装,尾随着古公,也来到了岐山。

  但在文献《重庆府川东道璧山县天池古氏谱》中,却有一段与《史记》中记载不尽相同的先周历史。该谱记载:

  后稷讳弃,系黄帝之玄孙、少昊之曾孙、娇极之孙、帝喾之三子,初仕尧,官司农,教民稼穑;继佐舜,亦官大司农,播种五谷,功隆万世,封国于邰。生子曰不宙,佐大禹,亦官大司农。生子曰鞠,鞠公字德宣,袭爵邰侯。生子曰育。育公生子曰抚。抚公生子曰拔。拔公生子曰膺。膺公生胜公,胜公仕夏。生子曰含章。生子曰郝公。生子曰乾公。乾公生子曰公刘,由狄迁豳,袭爵为侯,屡谏桀王不从,自修后稷之业。生子曰堃,堃公仕商,袭爵。生子曰庆节,庆节继爵。生子曰皇仆,字元音。生子曰太素,袭爵。生子曰国华,继位。生予曰差弗,继位。生子曰绍穆,继位。生予曰承启,继位。生予曰殷仲。生予曰怀德。生子曰毁隃,毁隃继位。生予曰超,继位。生予曰公非,袭爵。生子曰至详,继位。生予曰尚贞。生子曰高圉,继位。生子曰亚圉,继位。生子曰公叔祖类。生予曰古公,字亶父,号周公,由豳迁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仁。

  “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这是《诗经》中歌颂古公亶父功绩的诗句。

  岐,岐山;阳,南面。岐山,俗称箭括岭,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祝家庄乡岐阳村北,为秦岭余脉,今人称作北山。因三峰为峙,又称岐山。山体由石灰岩组成,峰峦耸翠,绿草如茵。山的阳面(南面)平原广漠,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以古公亶父与周族人居住于此,故称周原。

  古公亶父率族人自豳国来到岐山脚下,见该地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连长出来的苦菜都是甜的,很适合耕种与狩猎,且又有岐山作天然屏障,觉得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地方,于是与妻子太姜商量,决定安顿下来。太姜随着古公亶父与族人一路跋山涉水,见的地方多了,也觉得这里是块理想之地,便同意了。接着,古公亶父发动族人,疏沟整地,划地建房。周族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迅速恢复了农业。随着族群日益壮大,古公认为周族要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以岐山为政治中心,于是策划营建大规模的城郭室屋,“三月成城郭,三年成都”;同时建立了中央机构,设立了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官,使之各司其职,整顿部落组织,改革戎狄原始陋俗,实行助耕制,立国号为“周”。周国自此始。

  古公亶父是伟大的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他建立的诸侯国周国,得到了商朝的认可。在重要的史籍《竹书纪年》中有这样的记载:“商王武乙六年,邻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古公亶父的曾孙姬发建立西周王朝之后,追尊古公亶父为周太王。太,是对曾祖父的称呼,直到今天,中国人中仍有称曾祖父为“阿太”或“公太”的。

  古公亶父率族人营建的“都城与宫殿”,经考古发现其遗址为正方形,周长六十里,包括今岐山县的京当、凤雏、周家、朱家、董家、贺家、礼村、王家嘴、双庵、衙里、岐阳堡、祝家、流龙嘴、南北郝家、青化、丁童家村;扶风县法门镇、齐村、上下樊村、召陈、康家、任家、庄白、刘家、黄堆、云塘、强家、务子、齐镇、齐家等村。

  古公亶父生有三个儿子:姬泰伯、姬仲雍、姬季历,三个儿子都是贤能之辈,互敬互爱,在岐山相继成家立室。

  姬仲雍在岐山生有二子:长子取名姬昂,次子取名姬曼。姬季历娶挚任氏女子太妊(任)为妻。至季秋之月甲子,太妊生姬昌。当太妊临产时,有一红色小鸟衔丹书飞来,停放在太任产房门上,书上写道:“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不及其世。”意思是说:“恭敬上天而不懈怠者吉祥,怠慢上天而不恭敬者灭亡;奉行道义而克制私欲者天下从之,满足私欲而抛弃道义者终无善果。任何事情,不努力为之则会枉费心机,不恭敬上天则不能获得正果;枉费心机者最终要灭亡,恭敬上天者则能流传万世。以仁义取天下,以仁义守天下,则可传之百世;以暴力取天下,而以仁义守天下,则可传之十世;以暴力取天下,又以暴力守天下,则会一世而亡。”

  由于姬昌(周文王)出生之时有此“圣瑞”,古公亶父对这个孙子另眼相看,宠爱有加,并传言“我周国的兴旺昌盛,还指望这个孙子呢!”便给他取名为“昌”,有意要把王位传给姬昌。但当时周氏族的传统继位方式,是由嫡长子继承,或兄终弟继,而姬昌之父季历排行最小,一时无资格继位。古公亶父既不能违背这一氏族规约,又为自己不能依心意传位而十分苦恼,闷闷寡欢,积郁成疾。

  姬泰伯、姬仲雍自幼受母亲太姜的教育,知书识礼,善解父意,于是兄弟商议,决定让贤。至商朝武乙年间,兄弟俩趁父亲病危之际,借口说去衡山采药,强忍抛妻弃子之痛,而潜奔江南荆蛮之地。为了能彻底让位,兄弟俩便遵照当地土著习俗,断发文身,不回岐周,以让幼弟姬季历继承王位。

  当时的江南很落后,姬泰伯、姬仲雍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备受土著们尊重与推广,一时之间各方面均得到很大改观。姬泰伯与姬仲雍兄弟还被当地土著推举为领袖,在今江苏省的无锡市一带建立了吴国(又称虞国、句吴国、勾吴国),兄弟俩相继为吴王。后来姬仲雍又娶万妃,生下第三子姬简,史书称为季简,就是后来吴氏的先祖。

  姬季历在泰伯、仲雍离开周国后,顺利地继承了古公亶父之位,即周族领袖,臣于商朝。姬季历在统领周族的同时,还被商王武乙封为牧师,掌管商朝畜牧业,周族的势力就此逐渐强大,并攻灭了不少周边戎狄部落,疆域亦得到扩大。到姬季历之子姬昌执政时,岐周已成西方霸主,还被商朝末主纣王封为“西伯侯”,成为商末四大诸侯之一。

  后来姬昌之子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史称周武王,尊姬昌为“周文王”。

  姬仲雍去江南之后,他遗留在岐周的长子姬昂在周武王时受封于雍地(今陕西凤翔),建立了雍国;次子姬曼为纪念祖父古公亶父,遂以古为姓氏,称古曼,从此衍生了古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古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学者何兆吉、曲雯编著的《百家姓辈分字行》说:“商代末期有古国。今出土青铜器有‘古伯尊’,见于省吾先生《商周金文录遗》。古伯,亦称古父,商末周初人,古国族首领,名不详。古国其后当有以国命氏者。”

  在今上海市博物馆的馆藏青铜器“古父已卣”上器盖各铸铭文‘亚古作父已彝’六字,是贵族古氏为其父已所铸的祭器。古是商王朝时期国族名。

  实际上,古国是在西周初期周公旦镇压武庚、管叔、蔡叔、淮夷联合叛乱之时一并灭亡,其国王族以及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古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公族大夫之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音讹为氏。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犨受封于苦城,其后人以“苦”讹音为“古”成为姓氏,后遂称古氏。

  郤犨的先祖,为周武王姬发幼子姬叔虞。

  姬叔虞在周成王姬诵之时被封为唐侯,建都于唐(今山西太原),史称唐叔虞。当初唐地是戎、狄杂居之地,周王朝为防御戎狄内侵,故封叔虞在该地区予以镇守。至唐叔虞长子姬燮父(字安抒)时,将唐都迁于今山西省太原市南边的晋水之滨,以河流名称改国号为晋,成为西周诸侯国之一。当时的晋国辖地有今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地区。

  晋国传至晋献公姬佹诸执政时期(公元前676~前651年),整军大举征伐西北方的狄翟族人。在战斗中,公族子弟姬叔虎奋勇当先,率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一举打败了狄翟人,并灭狄翟中的翟柤国。晋献公便以郤邑(今山西沁水下游)封给姬叔虎,姬叔虎的后代遂称郤氏。

  在郤氏家族中有位叫郤犨的,仕晋景公姬孺为大夫,受封食采于苦邑(今宁夏盐池城东北部),时称苦成,后改邑地为鸣鹿城(今河南鹿邑),将愿苦成之名移到新邑地,称苦城,其后代在周简王姬夷十二年(晋厉公姬寿曼七年,公元前574年)发生了“晋灭三郤”之后,有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以邑名为姓氏者,称苦成氏、或称苦城氏。

  苦成氏后来又分衍变成若干个姓氏:居齐国的改称车成氏,居敦煌的改称库成氏,居汉阳的就改称古成氏。在这些姓氏家族的演变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单姓古氏、车氏、库氏、成氏等。

  古成氏今已十分罕见,但在汉、唐之际,古成氏家族登朝为官者不乏其人,如汉朝时期有广汉郡都尉古成云,十六国时期后秦国有黄门侍郎古成诜、大将军古成和,东晋时期有南海太守古成彪,唐朝时期有云阳尉古成夔等等。不过,在宋朝时期编撰成书的《百家姓》中,已经没有古成氏了。

  著名的东汉时期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记载:“古成氏之后,分为古氏,后汉广汉多古氏。”据文献《古氏家谱》的记载,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有一位广汉郡功曹古牧,学者们大多认为他就是古成氏的后代。

  源流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吐奚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吐奚氏,是鲜卑族的姓氏。

  据史籍《魏书·序纪》的记载,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一位叫昌意,昌意最小的儿子受封于北方大鲜卑山国(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北段),因以为族。鲜卑族实行君长制,统领幽都以北地方(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以畜牧猎射为业,淳朴为俗。鲜卑族因居匈奴之东,又有东胡之称。汉初居辽东,后汉时移居匈奴地方,晋初已分为多个部落,如慕容、拓跋、吐奚、贺兰等。其中,拓跋氏最强大,后来南进,建代国,创立北魏王朝。

  北魏成皇帝拓跋毛立执政时,已统领有三十六国(部落)、九十九大姓,威震中国北方。至北魏献帝拓跋瞵时,七分国人,使自己的七个兄弟各自领管其族,各分姓氏。如长兄纥骨氏改为胡氏、次兄普氏改为周氏、三兄拓跋氏改为长孙氏、五弟达奚氏改为奚氏、六弟伊娄氏改为伊氏、七弟丘敦氏改为丘氏、八弟侯氏改为亥氏。后来兼并其他国家,国中分部,部中分族,称为内姓。

  至北魏神元皇帝拓跋力微时,历史已在西晋时期,其他各部落诸姓大部分都已更改为汉姓,如独孤氏改为刘氏、吐奚氏改为古氏、贺拔氏改为何氏等。

  鲜卑吐奚氏改为汉字单姓古氏的历史,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有记载。但吐奚氏改古氏的时间是在西晋时期,远早于北魏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中原洛阳时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时的改姓运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率先改汉姓为元氏,那是鲜卑族第二次大规模的改姓运动。

  在史籍《魏书》中记载有四位古氏重量级人物:北魏王朝绰号“笔公”的司徒古弼、北燕国大臣古泥、晋阳令古彤、小将古皓。

  唐朝怀州刺史李君爽在《二十五府君墓志铭》中,明确指出古彤是“周太王古公之后,魏太武笔公尚书弼之裔”,唐朝尚属官修族谱时期,李君爽已言明古弼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代,且与南方《古氏族谱》记载相符。

  显然,只有北燕国冯文通部的属下大臣古泥,早年曾任单于右辅,应当是吐奚氏后代。

  源流五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来源,可以追溯至公元七世纪末,那时来自阿拉伯、波斯等中亚国家的商人进入中国经商,留居于广东省广州和福建省泉州等地。到了十三世纪初叶,迁人中国的中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逐渐增多,并不断同汉人、维吾尔人、蒙古人融合,便形成了回回民族。

  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族人中有一支以伊斯兰教经书《古兰经》的“古”字作为姓氏。另一支则在唐朝初期中亚人进入中国后,以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任大将军的古都白丁之首音的谐音汉字“古”作为姓氏,称古氏。

  回族古氏以新安郡作为郡望,北宋时期已繁衍播迁于河南洛阳市、开封市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目前,回族古氏以河南省洛阳市、郑州市、开封市、中牟县,四川省阆中县,陕西省西安市西郊和北京市居多。居住在江苏省扬州市的回族古氏,在明朝有一“古回回”是藏书家,这一支古氏原有族谱,记载至三十三世,后毁于兵燹。

  当代著名书法家、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古灵(古振英),音乐理论家、贵州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古宗智及戏曲艺术家古峰等,都是回族古氏的杰出人物。

  源流六

  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苗族古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修文县、云南省河口县、屏边县、文山县及越南。

  苗族的祖先是被尊奉为战神的蚩尤,他与炎帝、黄帝并称为“中华三祖”。据传,蚩尤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是中国古代“九黎”部落集团的首领。《苗族简史》中记载,九黎是南方最早最大的部落联盟,由许多部落组成,是南方百越民族集团、苗蛮民族集团及南方部分汉族最早的先民。

  据苗族古氏长老口头相传:在远古时代,洪水滔天,有兄妹俩心地善良,常做好事,得到神人指点,躲进一个大葫芦里避过劫难。后来兄妹俩滚磨为婚,生下一个大南瓜。夫妻俩感到惊奇,便将它切成肉块,抛于四野。第二天,奇怪的事发生了,昨天肉块所抛之处,均有炊烟,肉块亦变成了人类。夫妻俩便把挂在李树旁的定为“李”姓,挂在木鼓边的就称“古”姓,等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蒙古氏,源出蒙古本部之称,即成吉思汗最早生息的乞颜部,以部为氏。在金国时期,有个女真蒙古部,是女真族与蒙古民族久年交融的一个混合部族,在金国灭亡之后,曾被元太祖赐姓为蒙古氏,后逐渐成为一支大族,满语为Monggu Hala,移居于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

  明朝时期,蒙古族蒙古氏即有改汉姓为蒙氏者,满族蒙古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蒙氏、古氏等。

  源流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古尔吉氏,满语为Gurgi Hala,世居广宁正安堡(今辽宁北镇广宁镇),所冠汉姓为即古氏、吉氏。

  ⑵.满族董鄂氏,亦称栋鄂氏、东古氏、东果氏、东峨氏、董额氏、董古氏,满语为Donggo Hala,源出冬古河之名,后为部落名,最后成为姓氏。冬古河最早见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的记载,明廷敕谕建州左卫都督凡察“安插尔等于三土河及婆猪江迤西冬古河两界间同李满住居处”的敕文中。冬古河即今天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雅河上游支流黛龙江。董鄂氏人先人,原居图们江上的瓦尔喀(今吉林珲春),其族源出自是北宋宗室赵氏的后裔。金国时期时被掳至北境,以“久处变为土著成了女真人”,随建州左卫西迁而到达明廷为之规定的范围之内,后在冬古河上定居,遂以地为姓,称董鄂氏,随着人口的繁衍而自成一部,称董鄂部。董鄂部属于建州女真,是建州左卫的一个大部,后来成为著名建州五部中的强部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古氏、鄂氏、董氏、栋氏等。

  ⑶.满族尼玛哈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氏、金国时期称女真“尼庞古”,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古氏、俞氏、于氏、鱼氏、余氏、胜氏等。

  在当代满族古氏中,著名教育家、上海师范大学古人伏教授是一位佼佼者,他的祖籍就在耀州,即今辽宁省的营口市。

  源流九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传说,凉山的诺合,即黑彝贵族,都是由古侯、曲涅这两位彝族祖先繁衍而来的。

  彝族,自古就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之间的凉山一带,但是关于彝族的族源,除了土著说外,还有外来说,即东来说、南来说、西来说、北来说等等。其中以“北来说”较为普遍,而“土著说”是近年来在学术界、特别是在彝族本民族中提出的。彝族土著说,又分为西南土著、云南土著说这两种来源之说。

  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

  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东来说认为,彝族来自古代战国时期的楚国,是楚将庄跻进军西南时迁来的,即来自湖南、湖北。

  关于南来说,只是极少数学者的主张,认为彝族是古代夷越人的后裔,是从我国西南边界,甚至西南各邻国发展起来的。西来说出自西方殖民者的所谓“探险家”之口,他们从彝族的外形论定,彝族来自欧洲,与雅利安人同族,或与高加索人种有关。

  关于北来说,认为彝族为古羌族人的后代,是从我国西北来的。古羌人亦称氐羌或西羌,约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形成,古羌族人是一个活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后从陕、甘、青一带经四川西部至云南北部。古羌族人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后来形成西昌地区的邛和滇池地区的滇民族,便是彝族的先民。

  还有学者认为,彝族来自西藏地区,是古代牦牛徼外夷的后人,他们是住在今川藏交界处的一种古代土著民族。

  关于凉山彝族的来源,根据民间普遍传说,直系祖先为距今约两千年的古侯、曲涅两个原始部落。

  古侯、曲涅居住在兹兹蒲武,即今云南省的昭通地区一带,后迁入凉山,再扩散到四川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凉山彝族在超度死者亡灵时,要请毕摩(即巫师)念《送魂经》,将死者灵魂送回祖先住地。分住凉山各地的彝族,首先将死者的灵魂送至昭觉,然后经布拖、金阳、渡金沙江到云南永善或者昭通,最后送到莫木蒲姑,意即祖先居住的地方。一般认为,这条送魂路线大体反映了凉山彝族的来源及迁徙路线。

  彝族具体在何时从滇东北进入凉山地区的,历史文献缺乏直接记载。据史籍《元史·地理志》记载,南诏据(西)州后,置建昌府,“以乌、白二蛮实之”。此外,凉山彝文古籍《公史传》也有关于古侯、曲涅两系迁徙凉山的记载。综上所述,推测凉山彝族的直系祖先古侯、曲涅进入凉山约当东晋康帝时,距今大约一千六百多年,或许更长,有学者甚至则认为距今有两千年左右。

  根据凉山彝族的传说及《送魂经》、《招魂经》的记载,彝族从滇东北进入凉山的路线,是从云南永善县的大屋基渡过金沙江,沿美姑河而上,到达凉山中心地带的利美莫姑(今美姑),或再从美姑西行到达利美竹核(今昭觉竹核),然后,古侯向东、曲涅向西,沿着不同的方向在大小凉山定居下来。如今凉山彝族的家支分布,古侯在东,曲涅在西的原始轮廓仍依稀可见。这说明,古侯、曲涅是凉山彝族的主要支系。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彝族先民进入凉山的时代可能更早。在史籍《后汉书·西羌传》中记载:在战国时期南迁的“旄牛种,越(西)羌”,就是彝语支各族的先民。汉、晋时期文献所记载东汉时期的“苏祁叟”便是其中的一支。蜀汉时期的“越叟帅”高定,在史籍《三国志》中称之为“夷王”,便是他们中的大首领。凉山地区曾发掘一些石板墓和大石墓,其时代大约在战国至东汉。当地彝族称这些墓葬为“濮苏乌乌”墓。

  凉山彝族中传说,濮苏乌乌是很早以前的凉山居民,当彝族先民来到凉山后,就与他们有过交往,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这种人便绝了。由此可以推知,彝族先民进入凉山的时代,大致应与濮苏乌乌墓葬时代(即战国至东汉)相当。汉、晋时期,原住凉山地区的濮人北逾大渡河进入严道、临邛,彝族的部分先民也在这时从滇黔大量进入凉山。《元史.地理志》在阔州载,仲牟由之裔名科者居此,应该就是在这时迁到凉山的东南部地区的。

  从唐朝以来直到明、清时期,黔西、滇东北的彝族又有过数次向凉山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唐代是彝族先民再次向凉山大量迁移的时代,从唐开始,彝族已成为凉山地区的主要居民。明朝末年,明王朝镇压贵州水西部土司安邦彦和永宁土司奢崇明,以及清朝初年吴三桂攻打水西和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滇东北、黔西北强行“改土归流”,都导致滇黔地区一些彝族首领,带着臣民和奴隶“渡金沙江往四川”,形成滇黔彝族一再大批向凉山迁徙。解放前,在沙马、阿都两土司区掌权的安氏,就是清初由贵州水西迁来的阿者家土司的后裔,昭觉地区的阿硕土目也是云南乌蒙家一支。当然,从唐代到明清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彝族的先民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线,经过多次陆续迁来凉山的。这些先后迁来凉山的彝族,与当地土著民族又不断融合、发展。因此,虽然不能否认古侯、曲涅两部是凉山彝族的主要支系,但把凉山彝族统统说成是古侯、曲涅两部一脉相传的后裔,显然不符合历史实际。统观历史,应当说,居住在祖国西南和大小凉山的彝族,是土著的多种古代民族与各地陆续迁来的各古代民族,逐步地、长期地融合、发展而形成的统一民族。

  根据彝族父子联名的世系推算,古侯、曲涅的家谱最长,有七十六代,一般都有五十代以上,那么应当至少有约一千余年的历史。

  著名史学家斯维至经过考证后,在《姓名的故事》中记载:“凉山彝族的家支,最初是由古侯和曲涅两位祖先分化、繁衍而来的,它们实际就是两个不同姓氏的氏族。彝族当然不只这两个姓氏,但是当他们迁到凉山时,就只有这两个姓氏了。”

  彝族,自古就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古侯部落在当年居住在兹兹蒲武(今云南昭通),后进逐渐迁徙至四川地区。在古侯的后裔子孙中,有汉化其姓氏者,称古氏,既是古老的彝族姓氏,也是族系庞大的姓氏家族。

  源流十

  源于黎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海南省琼中黎族自治县乌石镇有一批古氏居民,但该支古氏本为汉族,迁自广东地区,后逐渐成为彝族,但语言为客家话,仍然是汉语。

  该支彝族古氏之所以成为彝族,主要是海南岛本为黎、苗土著民族居住区,客家人初来乍到,频繁受到土著侵扰,难以人和,遂干脆入籍黎户,可免其患。尤其是在当时黎、苗等少数民族在入学方面可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免学费等,这样使很多贫困汉民亦纷纷改为黎族,以沾其惠。

  其后,逐渐融入彝族、苗族之中,成为彝族古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一

  源于高山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高山族的先民,可追溯到距今二到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在镇人”。主要来源于内地沿海一带古越族,与来自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居民,相互融合发展而成。

  高山族古氏,主要居住于台湾省花莲县、宜兰县等地。1945年8月14日日寇投降后,民国政府要求原住民改为汉姓,并由各单位依分配、抽签、自选等方式推行。

  当时,在北区的原高山族一部分住民,因尊敬爱戴他们的警官古星南(新竹市人,当时职管山区,后晋升为新竹县警察局副局长。他身材魁梧,相貌威严,出声如雷,全心辅导管教居民,甚得居民敬重,被尊称为雷公),在改汉姓时,有一部分高山族同胞以古星南为荣,自选古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周族原居住在邰的地方(今陕西省武功县),后来经常受到周围的游牧民族的侵袭,居无宁日。后稷的第十二代子孙古公亶父,也就是周武王的曾祖,遂率众人另辟家园。结果在歧山(今陕西省歧山县)定居,古公亶父致力农业,政治各方面的改革。终于建立了强大的周族。他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号为姓氏,形成了古氏。北魏时吐奚氏的后代也有改姓为古的。

  古氏族人迁台,主要发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时,就有古氏从广东五华来台开基,其中义民古兰伯、古芬兴等就居住下淡水港东西二里处。至乾隆年间,又有一支古氏从泉州移台,初居今桃园县龙潭坡,后迁住台北、台东、新竹等地。据清举人丘荷公主编《上杭县志·氏族志》中记载:“古氏,新安郡,周太王古公之后,因以为氏。”

  新安为古氏远祖居地,这个远祖就是北魏吏部尚书、宰相古弼,他世居代州(今山西代县)。史籍《魏书·地形志》中记载:“代州有新安郡”,古弼子孙蕃衍,成为当地旺族,古氏遂以“新安”为堂号。上杭古氏人口不多。民国《上杭县志·氏族志》云:“县东安乡有古氏十数户”。这些“安乡”古氏住的村子马祖滩,现已改属临城黄竹行政村所辖,还有二十来户村民,务农为业。他们由于历史变迁,只知道远祖源于新安郡,其他无谱可依。

  1.唐朝以前:

  古公亶父之孙古曼在岐山启姓后,其子孙随着周朝的迁都而迁徙。

  先是大夫古察随周文王姬昌迁于丰京(今陕西西安沣河),继后士师古谕又随周武王姬发迁于镐京(今陕西咸阳)。一直到周宣王时,古氏家族都在朝中做官。

  周宣王中兴,至幽王之世,杂居于周都周边的蛮夷犬戎等游牧民族,又开始不断袭扰周境,并引发战争。大夫古胡集以国家安定为己任,奋勇率军抵抗,“尽忠而卒”。周室东迁,西周灭亡,古胡集子孙以忠义持身,不慕功名,甘当平民百姓。这时,族人有一支逐渐向东迁徙发展,最后定居于齐国(今山东淄博、潍坊)一带。齐国古氏家族有一位叫古瀛的,是古公亶父的第二十一世孙,跻身仕途,任齐国大夫。他的儿子古冶子是名载《东周列国志》的齐邦三杰之一。

  古冶子家族在山东大概住了近五百年。到了汉昭帝时,博士古淳官任长沙太守,便定居于湖南省长沙,因姓名冠地名为古家巷(今湖南长沙芙蓉区,西起吉庆街,东止姥税阁),成为古氏南迁先驱者。其第五代孙古初,是历代传颂的孝子,名载《后汉书》。

  汉安帝年间(公元107~125年),长沙古氏第四十四世古忠,聪明好学,精于山水,卜宅河内。河内位于黄河北岸,在今河南省沁阳县、武陟县一带,也就是说南方古氏又回迁到北方。这一支古氏逐渐往河北、山西方向迁徙发展,与战国时期就已定居于该地的古乘家族一起,形成北方古氏大军。

  古氏东迁南徙北移的世系谱:

  鼻祖:古公亶父,商朝武乙六年自豳(今陕西旬邑、彬县)迁居于岐山(今陕西宝鸡岐山)。娶太姜,生三子:泰伯、仲雍、季历。

  二世:仲雍,字孰哉,古公亶父次子,武丁四十四年庚子出生于豳,后随父迁居陕西省岐山县京当乡宫中。为让位于弟弟季历,于武乙年间趁父亲病危之际,与兄泰伯借口外出采药,而潜奔江南荆蛮之地,在今江苏省无锡市一带建立吴国,兄弟俩相继为王。仲雍在岐山之时,已有家室,生有二子:长古昂、次古呈。仲雍到江南之后,娶万妃,生下第三子古简(季简)。

  三世:古呈,字子明,仲雍次子,为纪念祖父古公亶父,以祖父谥号为姓,称古氏。跟随西伯侯姬昌左右,官上士,以功加大夫。居岐山,生一子:古察。

  四世:古察,字颂卿,仕周文王,官大夫。居丰京,生一子:古谕。

  五世:古谕,字诲庵,仕周武王、周成王,官士师,以功迁司空。居镐京,生一子:古锐。

  六世:古锐,字毅斋,仕周康王,官大夫,以功迁黄门侍耶。居镐京,生一子:古济。

  七世:古济,字好施,仕周昭王,官司马,以平夷有功,加司徒。居镐京,生子:古庸。

  八世:古庸,字龙门,仕周昭王、穆王,官大夫,以功进太宰。生子古居。

  九世:古居,字世安,仕周穆王,官大理寺左丞相,以功加正卿。生子古朝。

  十世:古朝,字殿卿,仕周共王、周懿王,官大夫,以功加司空。生子古清。

  十一世:古清,字亮庵,仕周懿王、周孝王,官工科主事,迁郎中。生子古宜敬。

  十二世:宜敬,字克恭,仕周夷王、周厉王,官戍右,以从征有功,迁左师将军。生子古梧。

  十三世:古梧,字凤栖,仕周厉王,官上军大夫。生子古俊。

  十四世:古俊,字秀夫,仕周宣王,官前将军。随方叔平定南部的蛮人叛乱有功,加司马。生子古胡集。

  十五世:胡集,字约斋,仕周宣王、周幽王,官大夫。时犬戎入寇,尽忠而卒。生子古闳。

  十六世:古闳,字子宽,仁孝乐施,清高不仕。生子古郁。

  十七世:古郁,字乐斋,忠义持身,不慕功名。生子古良臣。

  十八世:良臣,字巨卿,积德行仁,乐善不倦。生子古璋。

  十九世:古璋,字兆先,好善乐施。生子曰爽。

  二十世:古爽,字立之,孝友兼全,义方教子。生子古瀛。

  二十一世:古瀛,字辰州,仕齐,官大夫。居山东淄博,生子古冶子。

  二十二世:冶子,字尚容,幼多膂力,精于水战,仕齐景公,官戍右,以功加大将军。居山东淄博,生子古逸政。

  二十三世:逸政,字平国,仕齐,官大夫。居山东淄博,生子古延年。

  二十四世:延年,字寿山,仕齐,官阿邑大夫。居山东,生子古含章。

  二十五世:含章,字可贞,仕齐,袭父职,官阿邑大夫。居山东,生子古岩。

  二十六世:古岩,字择先,仕齐,官临淄太守。居山东淄博,生子古辛。

  二十七世:古辛,字酉斋,仕齐,官大夫,以功加右卿。生子古骑。

  二十八世:古骑,字骥斋,仕齐,官营邱令。生子古僖。

  二十九世:古僖,字鸿泰,仁孝乐施,清高不仕。生二子:长古庸、次古康。

  三十世:古康,字世宁,僖公次子,积善行仁,耕读为业。生子古宽。

  三十一世:古宽,字厚庵,孝悌克全,义方教子。生子古筵。

  三十二世:古筵,字席珍,周末名儒。生子曰宾。

  三十三世:古宾,字荣卿,秦世高士,处己清廉。生子古崇。

  三十四世:古崇,字奉先,清廉自处,不慕功名。生子古丰。

  三十五世:古丰,字盛斋,善教子孙,以子显贵,诰授通议大夫。生子古翂。

  三十六世:古酚,字翊叟,因父为人所诬,乃挝登闻鼓为父代罪,汉武帝怜其孝道而赦其父之罪,并举为孝廉,官至大理寺少卿。生子古淳。

  三十七世:古淳,字萃夫,仕汉武帝、昭帝,官博士,迁秘书郎,任长沙太守,致仕居之。生子古森。

  三十八世:古森,字懋斋,仕汉宣帝,官校书郎,同校书于石渠阁,以功加国子监祭酒。居湖南长沙,生子古熹。

  三十九世:古熹,字致和,仕汉元帝、成帝,官太子詹事,以功迁司农卿,继任福州刺史。居湖南长沙,生予古垠。

  四十世:古垠,字厚庵,仁孝乐施,不慕功名,以予显贵,赠朝议大夫。居湖南长沙,生予古初。

  四十一世:古初,字元亨,赋性至孝,遭父丧,未葬,邻家失火,古初身伏柩上,以身捍火,火为之灭。太守郅郓异之,奏于汉光武帝,用为长沙府通判。居湖南长沙,生子古贤。

  四十二世:古贤,字世良,博史通经,仕汉明帝、汉章帝,官中书侍郎,迁太仆寺少卿。居湖南长沙,生子古学。

  四十三世:古学,字习之,仕汉和帝,官博士,迁秘书郎,加枢密副使。居湖南长沙,生子古忠。

  四十四世:古忠,字巨卿,聪明好道,精于山水,卜宅河内,乐于琴书。生子古晏。

  四十五世:古晏,字早卿,仁孝乐施,清高不仕。生子古瑞。

  四十六世:古瑞,字兆庵,积德行仁,乐善不倦。生子古莲。

  四十七世:古莲,字品斋,汉末名儒,廉洁自处,以曾孙显贵,赠荣禄大夫。生二子:古昆、古仑。

  四十八世:古昆,字玉山,莲公长子。博学能文,善教子孙,以孙显贵,赠光禄大夫。生子古常。

  四十九世:古常,忠孝持身,广行阴骘,以子贵显,诰授光禄大夫。生二子:古承纲、古承纪。

  五十世:承纪,字季卿,常公次子。文武全才,仕西晋,官中即将,公元280年以平吴有功,迁散骑常侍,加骠骑将军,封关内侯。居河南新安,生子古相臣。

  五十一世:相臣,字元勋,仕晋,官参军,以功迁左军,袭关内侯,任福州刺史。居河南新安,生予古书。

  五十二世:古书,字深之,仕东晋,官御史中丞,以功迁枢密副使,任河南刺史。居代郡,生二子:古辅、古弼。

  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世居河东平阳府(今山西临汾金殿镇)的二十五府君古云应,由进士官任洪州通判(今江西南昌),勤政爱民,六十岁时谢爵归隐。当时他的儿子古浩,又称七府君,以才学任职虔州府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县令,古云应便随子卜居虔化县北关。因古云应是唐朝第一位南迁古氏族人,是南方古氏的共同祖先,故被尊称为南迁一世祖。

  1.唐朝末年以后:

  ⑴江西:

  至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五代伊始,时有三府君古蕃,任窦州都监,传下六世祖古全交等六兄弟,亦分居各地:长子十一府君古全交迁居古云、次子十二府君古全规居宁都县、三子十三府君古全则居福建省汀州、四子十五府君古全望居广州府增城县、五子十六府君古全让居广东惠州府长宁县、六子十七府君古全赏居圳边。

  宁都县是近祖古云应、古浩的拓基地,要创业也要守祖业。古全规任会稽太守,娶何氏,生子古延昌。古延昌后来任职虔州知府(今江西赣州),因公务来到虔化县后,见当地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便与父亲广置田园产业,乐而居之。宁都古氏后来成为当地望族,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古全规父子创基地宁都县北关,便有古屋巷之称,后来又有古楼岗、固厚等与“古”相关的地名。就“固厚”来言,《宁都县地名志》中引用固厚乡明坑村《横塘古氏六修族谱》中“古柏庵于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从古楼岗迁此建村”,以“古氏根基深厚”之意谐音。至清朝置宁都州时,古氏占州人之半,有“古半州”之誉。

  世居宁都县的古全规的后代,在宋朝之际,有古仲明、古仲先、古仲光兄弟迁往广东程乡(今广东梅县)。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有古近天迁居瑞金县云石山乡,古近爵、古近栋等迁居广昌县赤水镇(白水镇),古近伯迁居广东省大埔县,古朝佐兄弟迁居石城县雷雨坪;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古鉴完迁居于石城县柏中里闪畲。清朝,有古日锋移居赣州市、古应满移居袁州(今湖北宜春)、古贤迁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移居贵溪县塘湾乡、古道五等移居永丰县。

  明朝洪武初年在瑞金县云石山乡(承乡)开基的古近天裔孙繁衍至清朝时,有古亦丰、古亦宾迁往湖南省泸溪县,古道记、古亦朴、古世荣等于清康熙年间迁居兴国县,古可濡、古可洪等迁居赣县,古道位、古道佳兄弟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迁居进贤县下埠集乡,古道大、古道邱迁居泰和县,古言贡、古可琨、古世仁等迁居于都县,古可华迁居万安县,古亦华迁往四川省,古亦梅迁往浙江省,古可位定居湖北省汉口市,古可传定居云南省镇雄市,古亦周定居福建省长汀县金竹坑。

  ⑵福建、广东、江西:

  宋朝,福建省汀州府古全则的后裔自汀州迁来江西省信丰县九子岭后,又散居于安远县车头村古屋、寻乌县中和(今晨光镇)及定南县柱石乡白沙村。安远县有个古田坊,以前是古氏聚居地,因人口发达昌盛,曾有“古半圾”之称。定南县白沙村,是清朝道光皇帝御前蓝翎侍卫古礼治的故乡,其故居前有一对石狮,是古礼治卸任后,经皇帝准许,仿照京城的石狮模样打造雕刻的。在白沙村的宗祠门口两侧,清朝取得功名者树立的旗杆石林立。

  明清之际,广东、福建等地因人多田少,谋生困难,再加上地方贼寇经常骚扰,导致居民流离失所。两地民众听说江西地广人稀,便大批迁入江西。此时迁入江西的古氏计有:

  明初,广东省梅县大坪村的古受福率先迁居寻乌县大同村。至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梅县的古咸宁迁居会昌县筠门岭、古涟迁居瑞金县超田村,蕉岭县的古华山迁居泰和县。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蕉岭县的古我明迁居瑞金县叶坪乡岗背赤脚山下、古我秀迁居于都县仙下乡、古应凤迁居兴国县宝石乡。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3年),梅县的古铎迁居瑞金县超田村岽下、古永灵父子迁居兴国县太平乡塘坑子。

  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广东省兴宁县龙虎圩的古士显兄弟迁居兴国县衣锦乡,永安县(今广东紫金)塔坳的古声亮迁居遂川县左安镇扬芬乡樟木坑村,河源县的古瑞球、古伦裕、古生民等迁居南康县金鸡岭一带。

  康熙年间(公元1662~ 1723年),梅县的古麒先迁居兴国县合富坪,古朝立以“棚客”人籍万载县十一都二图九甲,古祖兴迁居南康县赤土镇神背村,古应谋迁居崇义县;兴宁县水口上堡、下堡的古亮英、古懋庆、古选皋、古伯桂、古万卿、古名卿、古亮卿、古展卿、古文卿等迁居龙泉县(今江西遂川),古伯森迁居南康县沙溪堡;蕉岭县的古惟兆迁居于都县安仁里龙潭面;五华县的古旭兰、古联益、古朝益迁居遂川县,古永盛迁居上犹县油石乡上元村。

  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6年),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的古允章迁居瑞金县拔英乡檐坑尾。

  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广东省蕉岭县的古正清、古应昭迁居兴国县,梅县的古永兆迁居兴国县太平乡、古有振迁居吉水县水南镇双坑村、古及俊迁居崇仁县城南,五华县的古仝章、古会章迁居兴国县隆坪乡;福建省宁化县的古道寿、古道廉迁居永丰县北坑乡。

  ⑶安徽:

  明朝自江西移居安徽的古氏,主要有无为县古荣四和繁昌县古崇岳两大支系,并繁衍于皖东南各地。

  无为县古氏是元末明初自江西省饶州府(今江西上饶,治所在今波阳县)迁去的,迁去时是古义堂、古荣四、古十二兄弟三人。为的是“轻徭役,免株累”。兄弟三人遵照父母遗命,由古荣四继承古氏,古义堂则改为孙姓,古十二改为张姓。因此,无为县至今仍津津乐道“孙古张一家人”。

  古荣四生四子,取名古镜、古铭、古鉴、古铎,一祖四宗,后裔主要聚居于无为县刘渡镇、芜湖、铜陵、泾县、祁门、太平、青阳、枞阳、庐江等县市,以及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八卦洲、小黄洲、江心洲、公子洲等地。

  繁昌县古氏是古崇岳于明朝从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迁去,初居繁昌县黄浒,继迁旧县(今安徽繁昌新港镇)长江边,以捕鱼为生。至明清之际,人口极一时之盛,有俗语称“旧县鼓(古)敲不得”,谅为人口之多及团结精神的写照。繁昌古氏,后播迁于芜湖县、当涂县、马鞍山市、宣州市一带。

  ⑷广东:

  广东古氏家族,裔孙分布最广。南方诸省自不必说,就港澳台、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洲、南非等地古氏,多属广东分支,人口占全球古氏的50%以上,广东省因而便有古氏大本营之称。

  五季末,六世祖古全望自江西“避地于增城”,开古氏居粤之先河。古全望的儿子古延绶,任职信安县令,告老致仕后,游览梅州,见梅州风光绮丽,民风淳朴,便开基于梅州。清朝光绪年间所撰《嘉应州志·方言》中记载:“父老相传,皆云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古氏是最早定居粤东梅州的中原衣冠仕族。古延绶的儿子是首倡岭南文化、广州第一位高中进士的古成之,孙子是勋都骑尉、殿中丞古宗悦。古宗悦娶三妻生四子:凤仪、凤仁、凤信、凤俊,他们组成广东古氏的四大支系。

  ①古凤仪支系:

  居梅州守祖业。古凤仪娶杨氏生三子:古革、古堇、古巩,三人于宋哲宗绍圣四年 (公元1097年)同科进士及第,哲宗皇帝赞之为“一门三贵,旷世盛闻”。

  古凤仪长子古革,出任琼州府教授,德才兼备,使素有“夷蛮”之称的海南居民钦佩不已,敬慕之情油然而生,便纷纷送子女前往听课受学,陋俗随之一变。朝廷得到这一喜讯,便提升古革任潮州府知府。古革的后裔中,古敏在宋朝即隐居于石窟都(今蕉岭县),成了蕉岭县古氏之始祖,历元、明、清,裔孙播迁江西、湖南、台湾各地。蕉岭县古氏,在清朝有古元俊移居恩平县南蛇坪沙田村,后代散居于广西贵港市覃塘镇、横县峦城镇、荔浦县修仁镇、鹿寨县寨沙镇和龙江镇等地;

  古恩申、古恩焕兄弟则迁居广西钦州市大直镇。古革裔孙现居住于梅县、梅江区者不少,计有二十四个乡镇六十八个管区一万五千余人。早在明初,梅县松口镇的古铭(字应祥),移居兴宁县南乡五都水口下堡车田村创业,递传至古学文、古亮文于明末迁居于惠州府稔山镇(今属惠东县)坝仔村;

  古奕进、古肇祥、古肇尧、古肇槐、古肇文、古存栋、古存礼、古存智、古福生、古毓秀、古学俊、古毓芹、古毓蒿等于清朝相继迁往广西贺县创业;

  古伯彰则移居肇庆市;

  古希皋、古希魁、古希源、古希周、古希贤等于乾隆五十七年迁居广西荔浦县;

  古富清于道光年间迁居广西荔浦县大塘乡,古秉耀创业于广西昭平县黄姚街;其他迁于江西、海外者亦复不少。明朝天顺六年,梅县的古聪与弟细奴、老奴移居于翁源县乐安都宜合渡。清初,梅县的古淑儒(字魁远)往丰顺县经商,后定居于砂田镇南溪村栅子口;

  古从云携子古云生、仑生、进生移居于三水县丰宁庄;

  古朝盛因充军于广西钦州府,闻钦州地土膏腴,可以安业,便与夫人刘氏摒当胄务,效法莺迁,初至钦州永乐那予,继复迁于板城古屋;

  古荣忠自梅县松口迁居广西宾阳县绿崖乡(今新桥镇)马村;

  古存霖父子自梅县松口移居阳山县;

  古光先父子自梅县畲坑莲塘移居连州市西江镇;

  古定英、古从龙父子六人自梅县松口移居连州市寨岗镇;

  古桂生、古存荣父子自梅县畲坑移居连南县深水洞;

  古立沛、古文煊自梅县松口镇岗背村移居惠东县平海镇(街);

  古永芳自湖南酃县迁入连南县高滩营东门口;

  古嘉祯自梅县迁居广西宾阳县大桥镇;

  古煌成自梅县鸡雄山下迁居番禺县将军岭;

  古天赐移居广西武宣县东乡;

  古大庆、古云庆等三兄弟移居广西荔浦县马岭镇;

  古绍殿移居广西防城港市那梭镇;

  古卓魁移居广西上思县七门乡佛子圩;等等。

  清朝著名侨领古大伯、古石泉、古今辉,近代著名学者古直、古济勋,孙中山行营秘书古应芬,中将古日光,毛泽东的秘书古柏等,都是古革的后代。

  古凤仪次子古堇,出任广西象州府知府,自梅县迁居河源县。逝世后,宋御史刘光祖为其作挽诗云:“相送翩翩出帝都,宦途驰马竟喧呼;即今便有千年粟,仍要先生一日无。”他的后代主要居住在河源市、东源县、新丰县、连平县、龙门县等地。明朝的古镛,于明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任海南岛儋州知州,累官至兵部佐侍郎,家门逐渐兴盛。

  古凤仪三子古巩,出任广西宾州知府,及告老致仕后,隐居长乐县(今广东五华)黄砂丘山。古巩官归隐居丘山时,有诗曰:“龚黄治术著蛮方,谢却烦嚣回梓桑;不恋功名忘富贵,能甘糟粕酌壶觞。桃源避乱欣寻隐,竹径追游笑辟荒;胡马惊人难触目,闻鸡起舞莫愁怅。犁云锄雨邀农老,载月披星慰客忙;勇退如公诚自得,丘山终古挹芬芳。”古巩的后代聚居五华县者有几万人。

  明朝有古良移居永安县(今广东紫金)乌石;明朝万历年间,古仕贤移居惠来县坑尾楼(今普宁船埔镇);

  古黄保自龙川县移居和平县南丰都古镇;

  古敬自五华县华阳镇迁居河源县南湖乡。清初,古兆桂自五华县琴口乡窖岭村迁往河源县铁炉坑经商创业;

  古耀携侄古荣金自西宁县(今郁南县)迁居信宜市茶山镇,递传至古成典、古成贤又移居广西容县六王乡谭螺村;

  古登录、古登锌兄弟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自五华县华城镇赤紫树下迁往河源县治溪乡积洞村开基;

  古毓贤于康熙年间迁居汕头市达濠岛;

  古琪胜移居于中山市五桂山镇槟榔山村;

  古上茂自五华县安流镇迁居惠东县多祝镇鸦鹊笏村;

  古宗显自河源县分迁于惠东县陈塘村之后,古良才又徙居惠东县大岭镇博陂村陂子岭,古良富徙居惠东县白花镇石陂大队;

  古德修于雍正乙卯年(公元1735年)自五华县梅林镇贮河水迁居广西玉林市南江镇;

  古杰才自五华县棉洋约尖山下麻坑社迁往广西玉林市开拓基业;

  古康昌、古文英父子于乾隆年间从五华县大塘村迁居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坡顶街;

  古应祺自五华县华城镇赤紫树下迁居广西宾阳县芦圩镇武岭村;

  古明祯、古明礼兄弟自五华县华阳镇小拔村迁居广西贺县莲塘镇美仪村;

  古清鹏携子古秀章自紫金县上义圩姐公山迁居连南县九坡乡龙岗蝴蝶坪;

  古章由自普宁市船埔镇坑尾楼移居广西贺县沙田乡桂山村;等等。明朝乡贤古琏、古彦辉,清朝太平天国将领古隆贤,近代抗日将领古田才少将、古鼎华中将,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古大存、黄埔名将古宜权等。

  ②古凤仁支系:

  北宋末年,古凤仁随子古毅自梅县迁往珠江三角洲番禺县沙湾司傍江宁仁里(今石暮镇傍江村)居住,成为番禺古氏开基祖。他的后代有古明耀(讳正一)分迁于南海市和顺镇,散居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香港等地;

  古霖标分迁于广西贵港市。其中有一支为避祸改姓曾,有一支随海瑞之姓改为海姓。明朝海瑞的好友古文炳,嘉靖进士,累官至刑部主事。

  ③古凤信支系:

  北宋末年自梅县迁往南雄宝昌县沙水乡珠玑巷居住。据广西昭平《古氏族谱》记载:宋度宗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壬申九月,宋贵妃胡氏患疯癫,沉命南雄江底。甲戌年(公元1274年)农历1月,村人畏祸株连,逃居异处。时有古凤信的后代与舅劳氏兄弟,奔命于肇庆府鹤山县七星岗,并以古、劳两姓建村,称古劳村,即今鹤山市古劳镇古劳围。而《鹤山县地名志》在记载古劳处“李氏、古氏”条时,引述为“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古、李二姓从南雄迁此建村”,比《古氏族谱》所载早六年。古凤信的后代,有一支分迁于新会市及广西北流县六靖镇,另有古明我、古汕我、古国壹、古含真等于明末天启年间往广西昭平县黄姚镇经商,后定居于此,裔嗣再择居广西平乐县二塘镇、梧州市郊红旗乡等地;康熙乙卯年(公元1675年),古碧小从鹤山启程,往广西昭平县附城驿前坊拓基。

  ④古凤俊支系:

  宋朝古凤俊之子古擎自梅县迁居广州府增城县南乡山下桐油围龙井村,继迁雅瑶村,最后落基于鳄浑浦。至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其裔孙古恭(号宽堂)奉例自增城移居高凉茂东平隆村(今高州市谢鸡村)。传下子孙有古用璇迁居化州市林尘区古丰乡,古用呛迁居于廉江市福旺圩,古秉刚、古秉正迁居茂名市镇盛镇,古振耀迁居于雷州市乌石巷,古广丰、古炳坤等迁居于徐闻县,古永兴、古永祯、古永祥三兄弟迁居于电白县羊角区,古佐雄与古文林、古文扬、古文传三兄弟迁居于电白县那霍区,古秀广迁居广西防城港市扶隆乡。另外东莞市及香港、澳门等地,均有古凤俊支系聚居。

  广东古氏四大支系中,居梅县的古凤仪这一支系,讲客家话,人口最多,居处最广。除梅州地区外,远及惠州市、惠阳市、惠东县、惠来县、海丰县、陆丰县、普宁市、揭阳市、潮阳市、汕头市、韶关市、曲江县、始兴县、翁源县、连州市、连南县、连山县、连平县、深圳市、香港等地的古氏,大部分都是古凤仪后裔。

  ⑸湖、广:

  宋朝有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到了元代,朝廷设立湖广行中书省,管辖地域为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明朝设湖广、广东、广西三个布政司,这时的湖广,泛指湖南、湖北二省。在这里要介绍的,就是两湖古氏。

  “湖广”一词,多出现在移民史中,如“调江西填湖广”、“移湖广填四川”等。所以,湖广又被称为移民“中转站”。

  湖北省嘉鱼县《古氏族谱》中记载:始祖古监,以王府伴读,官教楚嘉,时值(元末)红巾军起义,未能归里,遂隐于官,落业嘉鱼县广贤里。后又分支于洪湖市乌林镇、蒲圻县、沔阳县等地。与此同时,惠州府属古应亮(字南冈)为避战乱迁往湖南,定居于醴陵县河溪境古家岭。

  元朝灭亡,明朝继立,朱元璋执政天下。时战火刚熄,湖广一带人烟稀少,大片田地荒芜,与人多田少的江西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朝廷下令“调江西填湖广”,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湖南平江县《古氏族谱序》中记载:(洪武年间)吾祖学贤公由江西迁平江,始居操溪,继迁下同源。生四子:简作徙咸宁,简为徙浏阳,简宫徙巴陵,吾祖石峰公徙城内十字街等处。

  自江西移往湖广的还有: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抚州府临川县筷子巷瓦屑沟的古德七,移居湖北省红安县上新集古家湾。武宁县二十五都古家村的古国炳,移居湖南省辰州府沅陵县;

  古正纯移居湖南省靖州府会同县双石桥;

  古正绪移居湖南省芷江县;

  古天福移居湖南省临武县正冲坝;

  古天禄移居湖北省宜昌县。

  明朝崇祯末年,烽烟四起,生灵涂炭,湖广一带,再次呈现一片荒凉。“地当孔道,凡有孑遗之痛。迨圣朝康熙,累治休养生位之泽。”此时,江西、广东一带居民,又开始了第二次“填湖广”。

  先是江西省南昌县铁柱观鹅公大丘的古十九,迁往巴陵县(今岳阳县)油港河南岸古家垅。后来又有江西省遂川县大汾镇鹿坑村的古素相,迁居湖南省醴陵县杨坑。

  清朝康熙年间,广东省和平县的古生道、古元昌、古元吉、古元旺等迁居湖南省浏阳县;大埔县三河坝阴那坑的古育奇迁居湖南省平江县东乡献钟黄家嘴。嗣后,广东五华县的古贤仪、古自良迁往湖南省浏阳县,古雷胜迁往湖南省醴陵县白兔潭媚溪垅;梅县的古纲体迁往湖南省浏阳县,古口口迁往湖北省长阳县津洋口;江西省遂川县的古国重迁居湖北省攸县峦山乡,古奕伦迁居湖南省郴州府兴宁县(今资兴市)南乡一都大水垅,古亦伸迁居湖南省兰山县。

  湖南酃县《古氏族谱》中记载:清朝康熙年间选皋公以兴邑(今广东兴宁)地狭人稠,生齿日繁,于是携抄本谱牒及妻子,由广东经湖南衡州府酃县康乐乡永兴里三都岭上村大陂头,度其势可安身,遂栖于此。

  ⑹云、贵、川:

  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次改朝换代时的移民运动不止两湖,还有两广、江西等地,填殖地域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今重庆市。早在宋朝,就有移江西民于云贵川的记述。

  贵州省遵义县《古氏族谱》中记载:祖籍江西省临川县的新安郎人氏,在宋朝中期,因云贵川遭疫灾,当时医药不发达,死亡人数高达70%以上,耕地到处荒芜,无法耕种。宋徽宗时,明文指定把40%的江西人口迁填云贵川三省。有古山旺者,从江西迁到四川省江津县理石坝。明末张献忠反四川时,有一支逃迁于贵州省播州府(今贵州遵义)街口,并流传下“族史诗”一首:籍句江西世代传,宋朝中期迁四川;两个三点江津县,理石坝内建家园。六十花甲轮流转,国贼献忠反四川;人民生活受熬煎,徙逃数日到北黔;来到播州走一圈,六兄定居街口前。

  贵州省桐梓县、习水县、正安县等地古氏,迁徙情形与遵义县差不多。原居河北省的古志道,生子古鹏飞,宋朝进士,官任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知县,落业于泰和县鹅掌大丘古家庄。元末,古真一迁居四川省江津县。明末崇祯年间人籍桐梓县。“家史诗”云:始祖河北到江西,志道向道分两支;

  先祖功德高又厚,官拜尚书并武举。元末红巾纷纷起,兄弟十三各处居;

  真一率众来入蜀,高占坝上落业基。明朝政治较清明,子孙发达又昌盛;后裔绵延十三代,又有嗣孙古有领;崇祯十五壬午年,张献忠部入四川;领祖携家带王氏,奔赴黔地到桐城。

  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下令以三丁抽一丁、五丁抽二丁方式“移湖广填四川”。时有居住在湖南省长沙府浏阳县马桑冲都司巷的古云轻、古受轻兄弟,人贵州省安顺府,定居于安平县(今贵州平坝)白云区王下村。与此同时,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古暹,于洪武二年奉旨人川,居梁山县(今重庆梁平)万安乡永安里杨家场古家坝。古暹支系以诗书起家,递传数代,皆为朝廷官宦。如古尚文,任昆山县主簿;

  古之贤,嘉靖乙丑榜第三甲二百名进士,累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崇祀名臣坊,录入《古今图书集成》;

  古之道,贡生,任汉中府通判;

  古德懋,举人,任安吉州知州;

  古德恒,贡生,任平越府知府;

  古其品,明末画家,名昭《明史》。“高梁称右族者,古氏首屈一指”。后代播迁于雅安县、万县、垫江县、涪陵市、南川县、忠县、达县等地。

  麻城县孝感乡正南街的古熙昌则卜居四川省上南道邛州西路孝六甲古家沟(今邛崃市石坡镇古沟村);孝感乡金竹沟的古忠相,于同治年间迁居三台县乐安镇华池沟古家湾。同期从麻城县迁来四川的还有:古维元定居丰都县城南岸茅山秧界,古芳忠、古芳胜、古芳阳兄弟定居荣县,古永建定居威远县。

  居住在湖南省郴州府宜章县的古昌典、古昌盛兄弟,择居四川省隆昌县。

  到了清朝,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四省古氏大批移居川渝,是组成当今四川、重庆古氏的生力军。

  从江西省迁去的有:吉安府庐陵县(今吉安县)东河的古羡文,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迁往湖北省荆州府西城,复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移居重庆府璧山县天池;赣州府瑞金县拔英乡苦竹甲檐坑尾的古允章,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携子古有贵、古有赞、古有贡迁居荣县成佳镇桥冲老屋场;赣州府定南县白沙村的古有光,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徙居绵竹县;吉安府龙泉县(今江西遂川)樟木坑的古常礼、古常祯兄弟徙居重庆府荣昌县乐观山华家桥;赣州府雩都县(今江西于都)黄金乡安富里的古茂辉,约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做挑担生意,暂居于三台县刘营镇,落业三台县苏河乡黄泥井古家湾。

  自广东省长乐县(今五华县)迁去有:古建耀于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迁居井研县千佛寺;

  古淳于清顺治年间迁居双流县;

  古公瑞于清康熙辛丑年(公元1721年)迁居隆昌县后,又移居江津县龙门漕(今仁沱镇洞口村);

  古旭桂于康熙年间迁居德阳县三板桥打渔湾;

  古能达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迁居泸州府泸县天兴乡;

  古贤任、古祖邻、古来瀚、古来刚叔侄迁居富顺县古佛场一带;

  古元文、古象文、古大文、古孙文兄弟迁居隆昌县界市场大竹林古家坳;

  古世科迁居犍为县磨子厂(今金粟镇);

  古荣先于乾隆年间迁居新都县木兰寺;

  古嘉玉迁居中江县,后代移居新都县泰兴街;

  古汝盛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迁居丹陵县,后播迁于甘洛县田坝镇。

  自广东省平远县迁去的,有东石乡的古杰元,于乾隆年间定居简阳县龙泉驿义七甲虤虤沟。

  广东省嘉应州(今广东梅县)大坪镇的古春先兄弟,于清乾隆癸亥年(公元1743年)入川居住于三台县西平镇朱君乡。

  广东省和平县潭头堡的古有元、古有亮、古有光兄弟,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迁居重庆府綦江县赶水镇。

  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的古国英,于雍正年间迁居金堂县城南门外。

  湖南省岳阳县的古由才、古由亨,于乾隆年间迁居重庆府奉节县。

  云南省镇雄市的古氏,是清朝自江西省瑞金县迁去的。而宜良县的古氏,据《宜良县志》及《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记载:古典,字石镜,(重庆)丰都县人,学问渊博,工诗,善草书,随兄姚安知府古心宦滇,值乱隐于宜良县之北屯茅庵,名其山曰鹤鸣。古典人籍云南的时间是在明末清初,因他的兄长古心是于明末崇祯壬午年(公元1642年)任云南龙知州,继后任姚安知府。

  ⑺明朝山西洪洞大移民:

  发生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的移民运动。

  至于移民背景,有两种说法:一是民间传说的胡大海复仇;二是《明史》中所载:“(山西)丁多田少,乞分丁于宽闲之处。”

  胡大海是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军中的一员将领,在参加起义之前,因家境贫寒,曾一度乞讨为生。有一次乞讨至河南时,当地百姓嫌他长得粗壮丑陋,都不愿施舍于他,致使胡大海饥肠辘辘,饿得半死不活,发誓要报此仇。后来胡大海参加的起义军取得了胜利,建立明朝,拥朱元璋为帝,他自己也得到重用。这时,胡大海想到的是要去河南报仇雪恨。朱元璋念他是开国元勋,功绩卓著,特许他在河南杀一箭之地。事不凑巧,胡大海一箭射在了大雁的尾巴上,中箭的大雁却带着箭仍一飞千里。胡大海率部一路杀将过去,直杀得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几无人烟。朱元璋得到消息,悔之晚矣,然事已成实,只得调人口密集的山西居民,以充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胡大海确有其人,《明史》有传,且是有情有义之人。胡大海,濠州虹人(今安徽泗县),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随朱元璋起义,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担任过江南行省参知政事,曾言“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不杀人、不掠父女、不焚庐舍”。官至佥枢院事,在镇守金华时被叛将苗帅所害,后被追封为越国公。

  河南、河北一带,历来是烽火不绝之地。在加上长期受黄河泛滥及频繁战争的影响,经济、生态等均遭到严重的破坏,人烟稀少。而山西省南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晋南的安定富裕,与河南、河北、江淮一带的兵荒马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河南、河北等地居民,纷纷移居晋南,致使河南、河北更加荒凉。史籍《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河南的总人口是一百九十余万,河北的总人口是一百九十万,而山西的总人口却多达四百零四万。

  朱元璋为巩固大明王朝,恢复中原经济,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便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如“移湖广填四川”、“移洪洞实豫土”等。他先是派官府要员在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设立移民局,征招山西省居民,派迁至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及陕西一带。还为自愿移民者发放川资凭照,既稳定人心,又为移民者在新的地方创业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资助。

  史籍《明史·食货志》中记载得很清楚:(洪武年间)户部遣官核实山西太原、平阳二府及泽、潞、辽、沁、汾五州之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仍户给钞使置牛具种子,五年后始征其税。史籍《明太宗实录》第五十九卷中亦载: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命户部徙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路费一百锭,口粮五斗。

  晋南既为安定富庶之地,居民大部分都不愿远迁他乡。于是,官府发出布告,说不愿移民者,三天内到广济寺大槐树下集合。至第三日,大槐树下聚集了十数万“旧家难舍、故土难离”的百姓。就在此时,大批官兵包围了广济寺,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实行强制性迁民。一时之间,百姓怒骂哭啼之声四起,然朝命既下,官吏逼催,百姓不得已妻离子散,痛徙他处。官兵为防止老百姓逃跑,还用长绳将他们缚手或用刀砍伤其脚趾。至今,洪洞移民后裔都说自己手上遗传有“捆”的痕迹,小脚趾甲是复形的。山西古氏家族亦有不少在移民之列。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丹州人(今陕西宜川)古丽中编《古氏渊源纪实》时写道:“古氏系出古公,祖居新安,与周之姬同宗。丹邑之古,据祖坟碑碣,父老遗言,皆云迁自洪洞南柏古家庄(查该地位于今洪洞县古逻乡南柏村)。”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古桥村《古氏族谱》中记载:“明朝初年移晋民以实豫土,始祖古奇、古美、古英、古语等,自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迁来洧川县双洎河南岸酸枣村下(今河南长葛),立祖茔为一世,以姓氏命名曰‘古庄’。”而河南省濮阳市杜母寺村的《古氏族谱》中,开篇对联为:洪洞溯渊源,俎豆千秋,祖功宗德清芬播;新安征谱牒,本枝百世,子孝孙贤福荫长。

  古成迁居于河北省蔚州杨庄窠乡古家疃,古智迁居于河南省怀庆府武陟县东北路牛坟庄(今谢旗营乡前牛村),古尽经、古尽忠迁居于河南省尉氏县双洎河北岸古庄东门,古文得、古志刚迁居于山东省肥城市,古进祥、古进林、古进行迁居于山东省莘县魏庄乡草佛堂;

  古十一避居山西解州府安邑县东古村(今山西运城北厢镇东古村)。还有山西省盂县清城乡古氏、河南省拓城县古氏、山东省单县古庄村古氏、山东省鱼台县唐马乡古洼村古氏、山东省鄄城县古屯村古氏、山东省广饶县陈官乡古黄村古氏、河北省沧州市古氏、河北省迁安县古氏、河北省丰润县古氏及陕西省华县古氏、西安市雁塔村古氏等,皆属洪洞移民。

  官府设的移民局位于洪洞县,所以当时太原府、平阳府(今山西临汾)、蒲州、绛州等地的十余万民众,都在这里集中,分道分批迁徙,各处于是世代相传,众口一词,大家都称自己是从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来的,只知大槐树,不知还有他处。

  ⑻台湾:

  台湾,现聚居着古氏三万余人(公元1978年统计时有两万余人),在台湾姓氏排名中列为第七十五位,人口遍布岛内各县市,尤以桃园、新竹、苗栗、台中为最。

  据陈绍馨、傅瑞德(Morton.H.Fried)合著的《台湾人口之姓氏分布:社会变迁的基本指标》第一册,及潘英著的《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等资料显示,早在1956年9月台湾的古氏人口共四千人,实际人口应有一万六千人,占当时台湾总人口的0.2%,是台湾“本省人”的第六十九大姓,也是“先住民”的第三十四大姓,更是“客家人”的第二十四大姓。

  资料显示,在全台二十一个县市中,古氏在桃园县排为第三十四大姓,在台东县排为第三十六大姓,在新竹县和苗栗县排为第 38大姓,在花莲县排为第四十一大姓。台湾古氏相对“福佬人”、“外省人”和“其他省人”而言,在“客家人”及“先住民”中占重要比例。

  岛上古氏有来自大陆的汉族和世居本岛宜兰、花莲县的高山族。而自大陆迁往台湾的,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台湾光复前,即1945年之前;一是光复后即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居于岛上的古氏,祖籍或原籍在广东省的有90%,且大部分是客家人。

  台湾在荷兰人人侵之前,已有汉人来居。清初虽颁有禁海之令,由于或禁或弛,难阻偷渡者之外移。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取消海禁,但同时采纳水师提督施琅的建议,渡台人民须领“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并得台湾防海同知认可后,始可放行,且均不准携带家眷;又以“粤地屡为海盗渊丛”为由,禁止潮惠人来台。禁令维持将近一百年才告解除,当时正值移民风潮最盛之际,此举确实严重影响潮惠两府的客家人来台。不过,闽西、闽南及广东嘉应州四县的大量客家人,仍按照规定,顺官道而来。又从康熙三十五年施琅死后,禁令渐弛,粤籍客家人冒险偷渡来台者,为数更多。即以古氏赴台先祖而言,就有二百多户,对台湾的开发和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1995年,古小彬与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的古国瑞先生合作,决定编辑古氏文献丛书第二部《古氏渊源暨分支》,古小彬负责大陆各地的采访工作,古国瑞负责台湾全岛的采访,并多次晤面交流意见。经古国瑞先生全台采访而得的不完全统计,在台湾光复前古氏迁去开基的约有一百六十多人。其中福建省平和县一人、广东省梅县四十余人、广东省五华县七十四人、广东省蕉岭县近四十人、广东省陆丰县四人、广东省惠来县一人。

  从台湾古氏现被收藏在族谱中已调查出最早去台湾的时间是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7年)。桃园县杨梅《古氏族谱》中记载:二十七世达先公于康熙四十七年自广东省长乐县(今五华县)鲤鱼江高车子迁徙来台,创业于桃园县杨梅镇上田心营盘脚。至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夏初;福建省长泰县人朱一贵联络黄殿、李勇、关外等人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占领全台,称中兴王。时有广东省五华县义民古兰伯、古芬兴随起义军人台,居住于淡水港东西二里处。康熙年间来台者还有:广东省蕉岭县谢碑的古辛伯,迁居中部沿海;梅县伯公凹的古九佩,迁居苗栗县通宵镇;梅县的古弘贵、永祥、凤祥、兰祥等。

  雍正年间迁台的计有:广东省五华县龙玉湖约的古登昌、凤昌兄弟,居新埔流民窝;五华县梅林约的古兰桂、古传先,居关西上横坑;蕉岭县长潭的古禄祥,居苗栗县铜锣镇;蕉岭县高塘的古玉行兄弟,居苗栗县后龙;梅县樟树坪的古敬儒,居龙潭三坑。

  清朝乾隆年间迁台的古氏计有:

  广东省五华县琴口的古通俊兄弟,居龙潭;贮河石的古今成兄弟,居板桥;华阳的古兰超兄弟,居龙潭。

  蕉岭县高塘的古献来,居丰原;黄土村的古廷启,居霄里;谢碑的古日鼎,居高雄市美浓镇。

  梅县的古君球兄弟,居关西;摺田的古奇耀,居高雄市美浓镇;

  古田的古名成兄弟,居大雅;

  古庄鼎,居屏东县车城;大立的古尚英六兄弟,居树林山佳;松口镇的古登淳叔侄六人,居龙潭大坪;樟树坪的古熙琏兄弟,居龙潭八张犁。

  陆丰县古典章,居新竹县湖口镇;

  古秀章居苗栗县三湾;黄塘的古应先,居彰化永靖。

  惠来县的古儒友,居苗栗县铜锣镇,等等。

  嘉庆年间迁台者计有:广东省五华县的古运高、运义、运章、顺祥、继祥、钦就、云龙、云祥、兴周、康逊、振逊、麟昌、中纯、世雍、芳魁等。梅县的古凤彩、玉达、秀生、秀凤、福山、禄山、寿山、鹏奎等。蕉岭县的古亮铧、亮保、炳务、昌发、芳龄、乾生、庚达等。

  道光年间迁台者计有:广东省五华县的古庆云、祥云、寿云、荣耀、宗耀、板耀、阿八、意元、章元、学元、运挢等。陆丰县的古承立。梅县的古集东、记伯等。

  同治年间迁台者有广东省五华县陂坑的古春光,居新竹县北埔。

  光绪年间至日本统治时期,有广东省五华县贮河石的古汉端,迁居桃园县;

  古阿义经基隆到苗栗县大湖开基。

  据《诸罗县志》中记载:“农颇易,无火耕水耨之劳,不粪自植。”(播种之后,听其自生,不事耕耘而收获倍屣,余粮栖亩,庶物蕃盈。)

  古辛伯迁徙台湾台中府辖内落脚,务农为业。

  古熙瑞、古熙琏兄弟,来台定居桃园经商,事业兴隆发展,致富后在南炭广植土地十八甲,子孙以从事商业为最多。

  古今英于今桃园县八德霄里白露村创业,后来事业扩展至百余亩耕地。

  古兰资在新竹新埔木方寮暂居,以佃农谋生计,忠厚勤奋,而得地主赐地创业。

  古庆瑞创基新竹县芎林乡鹿寮坑,经营茶业,耕作茶园,设有制茶厂,每季制茶业产量高达六十担之多,扬名百里。

  古盛官约于清嘉庆、道光初叶来台,初居苗栗县乌梅坑,以染布为业。

  古钦就约于嘉庆年间来台,与同船的象玉公二人,落脚基隆暂居,因基隆雾雨多而迁员林之后,转移台中石冈庄食水科创业。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台湾光复。广东省梅县人古飘萍等随前进指挥所人台,进行台湾的接管工作。之后,广东梅县籍的大律师古云琼、广东五华县籍的警官古奠基、广西马山县籍的飞行员古可模、江西寻乌县籍的古芹斋教授、江西上犹县籍的军医古章文等大批古氏军人、警务人员、律师、学者赴台。特别是在1948~1950年期间,国民党部队中许多古氏高级将领前往台湾,如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的古作邦将军、古游生将军,江西省遂川县樟木坑的古田才少将,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的古焕谟将军,广东省梅县的古辉文上校等等。其间人台的除了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南方诸省古氏外,还有陕西、贵州、四川、重庆、河南、山西等北方古氏。在这期间赴台且知其下落者,计有四百余人,相当于清朝来台开基古氏之半数,尤以广东省居多。

  聚居在花莲县、宜兰县等地的高山族古氏,是在台湾政府令高山族冠汉姓时才出现的。

  3.移居海外:

  ⑴马来西亚:

  大部分是来自广东省嘉应州(今广东梅州)的客家人,如清朝槟榔屿州的古石泉(清乾隆年间被誉为当地侨领)、古永顺(清咸丰年间主持重修槟城嘉应商会会馆)、古允卿(清光绪年间主持重修嘉应商会会馆)等,以及霹雳州的古尚毕(清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参与倡建安顺应和会馆)、古国璇,古晋市的古仲人、古公哲,瓜拉庇捞的古震华、古延祺,吉隆坡的古玉梁,庇能的古振宁、古雄华、古根华,沙巴的古茂发、古秉故、古建中、古道明等。另有光绪年间自广东省惠州地区迁去的古良,自高州市迁去的古永晚、古永欢,自江西省寻乌县迁去的古尚勤、古世光父子,等等。

  ⑵新加坡:

  分别有祖籍广东省梅州市的古天任,梅县的古启生、古继荣,兴宁市的古何先、古耀华,五华县的古日麟,河源市的古亚权,自越南迁去的古顺池、古瑞英等。二十世纪初叶,乡贤古实根等享誉该国,并积极参与创办新加坡广东会馆。当代在学术研究上卓有成果的有古正美博士等。

  ⑶泰国(暹罗):

  据史料记载: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黄巢起义军占广州。兵荒马乱之下,中国人逃避海外至东南亚者颇多。居住在该国的古氏,多数是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如原籍梅州的古汉荣、古懋荣、古铎荣、古德荣、古钦元、古接元、古文英、古镜寰、古昔贤、古淼贤、古淼林、古思栋等,原籍梅县的古春祥、古美祥、古有祥、古天生、古道生、古惠喜、古接祥、古鑫华、古奕斌、古苑芳、古训云、古贡芳等,原籍兴宁市的古兆谋、古绍谷、古佛盛、古茂华、古云先、古焕郎等。另有自台湾苗栗县西湖乡迁去的古勇森。

  ⑷印度尼西亚(印尼):

  在清朝乾隆年间有祖籍广东省梅县的古大伯(有些史书作古六伯、古六甲太),任加里曼丹坤甸的“兰芳共和国”第六代“大唐总长”。清道光、咸丰年间,惠阳县稔山镇(今惠东县)坝仔村的古茂德兄弟等移居印尼。民国以后,梅县的古春祥、古增祥、古志祥、古康明、古坤霖、古锦均、古宝模、古少轩、古德淳、古秉衡、古冠南、古连华、古歆源、古可仁、古苑光等,蕉岭县的古兆长、古兆仁、古兆安、古兆港等,兴宁市的古焕欣、古焕田、古其祥、古巽才、古愿才、古启宏、古雅宏、古兰香、古敬辉等,五华县的古德培等,相继人籍该国。他们大都居住在椰加达、泗水、马罗基、玛冷、安汶、岩望、南海漳埠等地。

  ⑸印度:

  有从广东梅州地区迁去的古康礼、古天济等。

  ⑹越南:

  有汉族和苗族。汉族古氏自广东、广西二省迁去,如广东省梅县的古国省定居于隆安,广西防城港迁去的有古贤纲兄弟。苗族古氏则自云南迁入。1976~1979年中越战争期间,有部分古氏被越南政府驱逐回国,居于海南省临高县红华农场及广西宁明县华侨农场。

  ⑺缅甸:

  有原籍广东省兴宁市水口镇的古玉华,梅县梅南镇的古盛光、古发光、古开富、古华盛、古定芳等。

  ⑻汶莱:

  汶莱有华侨始于十九世纪初期,当时因汶莱马来奕县发现大量石油,华人便开始迁移该国。现居于诗里亚埠的古如礼、古港礼兄弟,原籍在广西钦州市板城镇。

  ⑼日本:

  有自台湾桃园县杨梅镇迁去的古娘杏,自浙江省平阳县迁去的古川馨等。

  ⑽美国:

  美国是美洲地区的一个大国,居于该国的古氏也很多,大部分是从广东和台湾迁去的。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广东五华县的古传璋(字文轩)自欧洲辗转迁徙定居于夏威夷檀香山。至清光绪年间,原籍广东梅县的古今辉,曾任清政府驻夏威夷檀香山领事馆副领事,享誉该地。嗣后,广东省香山县(今广东中山)的一批古氏青年,亦由清光绪年间前往檀香山做蔗糖和檀香工作,并定居在那里。据古氏文献资料记载,近几十年来陆续定居美国的有:广东省番禺县人、原国民政府文官长古应芬的儿子古幼勤,台湾的古仁栋、古贵训、古有骥、古嘉训、古嘉谦、古鸿生、古鸿仪、古鸿廷、古鸿劲、古鸿千、古霖达、古娘渊、古克斌、古肇英、古梅、古柏、古仲琥、古焕基、古衡山、古文忠、古真生、古荣一,广东省梅县的古集德,广东兴宁市的古英传,广东蕉岭县的古兆中、古兆千、古兆平,广东高州市的古正夫、古小川,广西防城港市的古慧蕃、古贤纲,等等。

  ⑾加拿大:

  多数来自广东、广西和台湾。如广东省五华县琴口乡的古剑青父子,兴宁市下堡镇的古振宁,广西防城港市的古忠顺,台湾的古道慈、古兆祯、古清淮等等。现任中国驻加拿大卡尔加里总领事的是古明华先生。

  ⑿巴拿马:

  华人移民巴拿马共和国,始于开发巴拿马运河时期,多以劳工役(卖猪仔)而去,以广东人最多。现任巴拿马人和会馆主席的古华康、理事古仲山,巴拿马中文电台董事长古文源等,祖籍都在广东省。

  ⒀巴西:

  多半从台湾迁去,如古霖柏、古秀彦、古秀光等,原籍都在台湾。

  ⒁阿根廷:

  古景隆,是1977年从台湾桃园县迁去的。

  ⒂秘鲁:

  古惠朋,是民国时期陈炯明的朋友。

  ⒃毛里求斯:

  以广东客家人为多,如古森源、古志强、古崇鑫、古懋芳、古显祥、古腾湘、古斯焕、古镜光等。现任路易港市百姓联谊会副会长的古淼泉,是当地知名人士。

  ⒄留尼旺:

  古继谋,原籍广东省梅县月梅。

  ⒅南非:

  一支从台湾迁去,如台湾中坜市的古荣桐、古春锦兄弟;另一支从阿根廷国家移民去的,如古景崇等。

  ⒆英国:

  有从广东省梅县东街迁去的古启华,以及从越南迁去的古洁蕃、古忠蕃、古成蕃、古进蕃等,在该国从事商业工作。教育界的古克丰.L博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在国际上知名度颇高。

  ⒇荷兰:

  古鸣,原籍重庆市梁平县,是著名画家古月之子。

  (21)澳大利亚:

  有原籍广东省梅州市的古鼎聪等。

  (22)大溪地:

  古氏为数不多,有古三财等,早年从广东移居于此。

  (23)新西兰:

  古田东,原籍台湾省台中县。

  分布

  古姓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三十八位,现今人口约五十六万,排在二百一十位,在台湾排名第六十九位。

  古氏族人在中国大陆分布广泛,在台湾省则以新竹、苗栗等地为最多,且多采用聚族数户而居的形式,该类村庄在苗栗西湖、台中东势、屏东潮州、竹东、杨梅等地几乎随处可见。

  台湾现聚居着古氏三万余人(公元1978年统计时有两万余人),在台湾姓氏排名中列为第七十五位,人口遍布岛内各县市,尤以桃园、新竹、苗栗、台中为最。据陈绍馨、傅瑞德(Morton.H.Fried)合著的《台湾人口之姓氏分布:社会变迁的基本指标》第一册,及潘英著的《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等资料显示,早在1956年9月台湾的古氏人口共四千人,实际人口应有一万六千人,占当时台湾总人口的0.2%,是台湾“本省人”的第六十九大姓,也是“先住民”的第三十四大姓,更是“客家人”的第二十四大姓。

  国外分布

  多是台湾、广东省各地和少数重庆的古氏移居海外,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暹罗)、印度尼西亚(印尼)、越南、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秘鲁、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大溪地、新西兰等地。

  【入闽迁徙】

  周族原居住在邰的地方(今陕西省武功县),后来经常受到周围的游牧民族的侵袭,居无宁日。后稷的第十二代子孙古公亶父,也就是周武王的曾祖,遂率众人另辟家园。结果在歧山(今陕西省歧山县)定居,古公亶父致力农业,政治各方面的改革。终于建立了强大的周族。他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号为姓氏,形成了古氏。北魏时吐奚氏的后代也有改姓为古的。

  据清举人丘荷公主编《上杭县志·氏族志》载:"古氏,新安郡,周太王古公之后,因以为氏。"新安为古姓远祖居地,这个远祖就是北魏吏部尚书、宰相古弼。上杭古姓,人口不多。民国《上杭县志·氏族志》云:“县东安乡有古姓十数户”。这些“安乡”古氏住的村子--马祖滩,现已改属临城黄竹行政村所辖。20来户村民,务农为业。他们由于历史变迁,只知道远祖源于新安郡,其他无谱可依。

  宋、元时期,宁化就有古氏入迁定居,后又陆续外迁,在古石壁盆地至今仍保留有以古氏命名的村庄古坑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又有古姓从广东返迁宁化县城及安远等乡镇。古氏迁台,发生于清康熙年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时,就有古氏从广东五华来台开基,其中义民古兰伯、古芬兴等就居住下淡水港东西二里处。至乾隆年间,又有一支古氏从泉州移台,初居今桃园县龙潭坡,后迁住台北、台东、新竹等地。多分布于台湾的台北、台东、新竹等地。

  岛上古姓有来自大陆的汉族和世居本岛宜兰、花莲县的高山族。从台湾古氏现存族谱中已调查出最早去台湾的时间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而自大陆迁往台湾的,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台湾光复前,即1945年之前;一是光复后,即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居于岛上的古姓,祖籍或原籍在广东省的有90%,且大部分是客家人。1995年,古小彬与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的古国瑞先生合作,决定编辑古氏文献丛书第二部——《古氏渊源暨分支》,古小彬负责大陆各地的采访工作,古国瑞负责台湾全岛的采访,并多次晤面交流意见。经古国瑞先生全台采访而得的不完全统计,在台湾光复前古姓迁去开基的约有160多人。其中福建省平和县1人、广东省梅县40余人、广东省五华县74人、广东省蕉岭县近40人、广东省陆丰县4人、广东省惠来县1人。聚居在花莲县、宜兰县等地的高山族古姓,是在台湾政府令高山族冠汉姓时才出现的。台湾,现聚居着古姓30000余人(1978年统计时有20000余人),在台湾姓氏排名中列为第75位,更是“客家人”的第24大姓。人口遍布岛内各县市,尤以桃园、新竹、苗栗、台中为最。

  古氏在台湾的居住地区,以新竹、苗栗等地为最多,且多采用聚族数古户而居的形式。这类村庄在苗栗西湖、台中东势、屏东潮州镇、竹东、杨梅等地几乎随处可见。古氏迁台,发生于清康熙年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时,就有古氏从广东五华来台开基,其中义民古兰伯、古芬兴等就居住下淡水港东西二里处。至乾隆年间,又有一支古氏从泉州移台,初居今桃园县龙潭坡,后迁住台北、台东、新竹等地。早在1956年9月台湾的古氏人口共四千人,实际人口应有一万六千人,占当时台湾总人口的0.2%,是台湾"本省人"的第六十九大姓,古氏在台湾是"客家人"的第二十四大姓。

【郡望堂号】

  郡望

  新安郡:秦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代因之.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改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大业初省东垣入新安,唐贞观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

  新平郡:隋末以北地郡之新平县置新平郡,武德元年改为豳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邠州,后曾一度改为新平郡。治新平(今陕西省彬县)。下辖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辖区约当今陕西彬县、长武、旬邑、永寿等县地。

  河内郡:楚汉置郡。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一带)。

  堂号

  新平堂:以望立堂。

  河内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源自北魏吏部尚书、宰相古弼。他世居代州(今山西省代县)《魏书·地形志》载:“代州有新安郡”,古弼子孙蕃衍,成为当地旺族,古氏遂以“新安”为堂号。

  古姓的其他堂号还有国宝堂、温元堂等。

  字辈

  江西省宁都县、于都县、瑞金市、广昌县、兴国县、永丰县、贵溪县、进贤县、乐安县及福建省长汀县、宁化县的古姓,在清代第六次续修族谱时,曾统一拟定字派:

  道可奕世德,瑞庆英贤芳;绍接家风盛,拔魁声自扬。

  后来在七修谱时有所更改。至八修谱时,发现有许多字与祖名犯讳,便重新拟定派语,自四十一世始全部启用如下派语:

  贤良家发贵,吉星运兆长;才学能治国,伟业耀华邦。

  湖南省岳阳县与重庆市奉节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功助先泽,荣昭国华;典常式序,科第起家。

  河南省唐河县、民权县、社旗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纪长向扬,昌宗昭明;亦世兴旺,远传诗礼。

  湖北省红安县与河南省新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太学复兴,尚德克承;立传忠厚,继启贤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横县、贵港市、荔浦县、鹿寨县、宁明县及防城港市,统一字派为:

  元孟昌基恩,芳联奕世蕃;中行宏大业,永远定乾坤。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轻存必云之,重道时刚士;登德天其维,启国应锦培。

  安徽省无为县、芜湖市、铜陵市、祁门县、青阳县及江苏省江浦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嗣绍上德,淑绪宏名;耕种为本,孝友是存;

  谨敦伦纪,诚振纲常;箴铭宜奉,谟训必详。

  江西省遂川县、广西贺州市、湖南省炎陵县古革公房后裔,于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年)统修族谱时,拟定自三十五世开始统一启用字派为:

  永年思国宝,俊杰佐朝纲;忠厚宜家远,诗书继世长;

  怀仁存善德,崇本定芬芳;勤绍先谟训,兴隆富贵昌。

  湖南省醴陵市、浏阳市、平江县、攸县及江西省萍乡市、万载县、铜鼓县、分宜县、宜春市、新余市、进贤县古姓,在联修族谱时,还制订了百字谱派:

  开源居上世,继迹在岐阳;丕显文谟耀,钦承列武光。

  致身扶圣驾,授命振朝纲;秀毓忠诚子,灵彰孝德郎。

  乡贤崇永祀,国宝降嘉祥;量美汪洋巨,臣欣社稷藏。

  作箴风令尹,遗爱颂甘棠;寰外乾坤大,山中日月长。

  雁联三进士,代报五同堂;松柏操谁守,绸银赐久蒇。

  广西宾阳县、马山县、武鸣县古姓,其派语为:

  辈名:兴志展基永克昌,荣华富贵显名扬。

  学名:文典可廷武朝伦,圣贤豪杰学忠臣。

  云南省和越南苗族古姓,还有联宗字派:信、金、绍、兴、发。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源自亶父;

  望出新安。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古姓的源流和郡望。

  乡贤世泽;

  国宝家声。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国宝堂”堂联。

  君称国宝;

  人举笔公。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国宝堂”堂联。

  南岭首第;

  北魏元勋。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新安堂”堂联(广东地区用)。

  名扬东汉;

  勇冠鲁齐。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古初,父丧未葬,邻家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为灭。下联典指春秋古冶子,从齐景公渡河。有鼋衔左骖没于水,古冶子右手持鼋头,左手持左骖而出,水为之倒流三百步,人视之为河伯。

  五言通用联

  亶父家声远;

  笔公世胄长。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国宝堂”堂联。

  六言通用联

  押衙真侠义士;

  笔公为社稷臣。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富平人古押衙,建中年间的侠客。尚书郑震有个女儿叫无双,才高貌美,许配给了郑震的外甥王仙客。后来郑震因罪被处死,无双被收入宫中为奴,打扫园林。一天,王仙客在褥子下发现一封信,上面写着:“富平县的古甲衙是人间的有心人,你是否去求他帮忙?”王仙客便去拜访了他,在他的帮助下,终于救出了无双。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代郡人古弼,善于骑射,官至吏部尚书,因功封灵寿侯,虽事务繁杂,而读书不辍。他的头尖,太武帝便叫他“笔头”,人们则称他“笔公”。他多次进言直谏,太武帝说:“笔公可以称为社稷之臣。”

  七言通用联

  学富精撰长生诀;

  志坚拒交禅受图。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学者古铣,著有《长生保要》。下联典指明代永王时郎中古其品的事典。孙可望谋禅代,遣人求其品画“尧舜禅受图”。拒不从,受害。

  新发于硎千年利;

  安然无恙万家兴。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古姓望族居新安“新安”二字的嵌字联。

  座绕慈云叨佛力;

  家留旧泽念宗功。

  ——佚名撰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古氏祖厝联

  据村史考证,那洲村古姓始祖古瑜保,是明朝景泰年间,从新会县古劳乡迁入这里开村定居的。

  八言通用联

  片言可用,毫末将拱;

  小恶无为,涓流成池。

  ——唐·古之奇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名宦古之奇《县令箴》辞句联。古之奇,以作《县令箴》出名。箴云:“政不欲猛,刑不欲宽,宽则人慢,猛则人残。小恶无为,涓流成池。片言可用,毫末将拱。勿轻小道,大车可覆。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清,不如不清。”

  古道照人,世传孝德;

  新安发迹,代孕忠诚。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名人古初,临湘人。光武时遭父丧未葬,邻家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为灭。太守郅郓甄异之,荐于朝。下联典指汉代名人古翊,新安人。

  八言以上通用联

  和气致祥,百忍成金,处世端资退让;

  厚德载福,惟善为宝,持身贵养谦光。

  ——佚名撰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古氏祖厝联

  洪洞溯渊源,俎豆千秋,祖功宗德清芬播;

  新安征谱牒,本枝百世,子孝孙贤福荫长。

  ——佚名撰河南省濮阳市杜母寺村古氏宗祠联

  前火焰、后金瓶,仰见祖德宗功与灵山而并峙;

  左珠江、右锡巩,惟顾文经武纬合秀水似长流。

  ——佚名撰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古氏宗祠联

  【祠堂古迹】

  中山古氏宗祠

  中山古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镇南桥乡槟榔山村。

  中山古氏宗祠由乡绅古腾芳兄弟于清代道光年间为纪念开村先祖古琪胜而捐资兴建,至光绪癸未年(1883年)重修。

  该祠为硬山式顶,前进为砖木结构,两边有偏殿,天井两边有廊。后进为台梁式木架构。两进三间布局,面积1602平方米。其建筑艺术价值较高,整块石条雕凿成门壁,高约四米;外走廊的两根石立柱,高近五米,立柱基座造型简洁,线条流畅。

  1943年7月,南(海)、番(禺)、中(山)、顺(德)游击区指挥部从禺南迁入古氏宗祠。1944年10月1日,广东省委和省军政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了有珠江地区指挥部、粤中、西江、珠江二个特委领导参加的干部会议,内部宣布成立珠江纵队和领导成员名单。12月,在这里筹备成立珠江纵队。1945年1月15日,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公开宣布成立,并以此作为司令部的办公地点及举行各种会议的会址。解放战争期间,古氏宗祠仍为中山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指挥部。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座有纪念意义的祠堂,多次拨款进行维修,为该祠筑起了围墙,建起了牌坊。牌坊门头的横额上,有原珠江纵队领导梁嘉同志题写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成立旧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古氏宗祠于1990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3月,市博物馆在宗祠内搞了《五桂山革命斗争史》展览。1995年3月,中山市人民政府又把该祠命名为“中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典故轶事】

  古弼直谏

  有一次,北魏皇帝在北山狩猎,捕获几千头麋鹿,因数量太多,运输成了问题,便下诏书给尚书令古弼,要求古弼速派 500辆车来接运麋鹿。皇帝深知古弼的脾气与为人,待信使拿着诏书走后,对左右将士说:“依我看,笔公不会发派这么多车过来,你们还是用马来运送吧。”便回行营,安排马匹运输,行至百里处,收到古弼奏表说:“今年秋天谷穗下垂金黄,桑麻大豆遍布田野,野猪野鹿常去偷吃,飞鸟大雁亦来啄食,再加上风吹雨打,这样的损耗,早上与晚上就相差三倍。乞请皇上允许推迟延缓运送麋鹿,以便把谷子尽快收割,运入国库。”皇帝看后,说道:“果然与我所说一般,笔公可谓社稷之臣、国家栋梁啊!”

  冶子持鼋

  春秋时期,齐国(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有位叫古冶子的勇士,幼多膂力,精于水战,仕齐景公,官戍右。有次齐景公要去晋国(在今山西省境内),叫古冶子随侍左右。在渡黄河时,下起滂沱大雨,水面波涛汹涌。此时,有巨鼋舒头,正好与船舷相撞,使船摇来晃去。忽然,巨鼋张开血盆大口,衔左骖(驾车时的马)没入河中,众人惊恐万分,束手无策。惟古冶子见状,即拔剑跳入水中,斜行五里,逆行五里,与巨鼋周旋搏击。已避退至岸边的齐景公望着黄河水面,不见古冶子的踪影,惋惜地说:“冶子死了。”稍顷,只见水面流红,古冶子左手持鼋头,右手挟骖尾,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一声,河水倒流三百步。众人皆视其为河伯(河神)。齐景公赞叹:“真是神勇无比。以前先王设立勇爵,却从未有像冶子这么英勇。”便解锦袍赐予古冶子,后又立五乘之宾以旌之。

  古洪义救刘无双

  陕西省富平县南社乡古家社,在唐朝可算是古氏大村。村里住着个叫古洪的青年,自小精通武艺,豪侠好义。因父亲遭人算计,古洪为替父报仇,在闹市中将仇人砍死。古洪因此被捕入狱后,又用奇计得以逃脱,幸免于死。古洪后来到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羽林军服务,成了御林军中的一员。年近六旬时,调任押衙(管领仪仗侍卫的衙门将),人称古押衙。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尚书租庸使刘震有个女儿,名叫无双,端庄艳丽,聪明伶俐,与表兄王仙客青梅竹马,并有婚诺。时值泾源节度使姚令言军在长安策动兵变,刘震受伪皇帝之命做了官。待唐大将李晟收复长安,刘震被斩,无双入后宫做了宫女。此时的王仙客悲愤不已,几不欲生。后来王仙客在金吾将军王遂中的推荐下,担任富平县令。上任数月,忽听说有中使押领三十名宫女去打扫皇陵,要住长乐驿。王仙客派人打探到三十名宫女中有刘无双在内,便抱着要与她见面的一线希望,前往长乐驿,并在驿中紫褥下得到无双的留言:常听敕使说富平县的古押衙是人间少见的有心人,善谋多勇,能否求助于他?王仙客一边上书京兆府,要求把长乐驿划至富平县管辖,一方面又亲自到古家社拜访古洪。每次去古洪家时,仙客都带去礼物,绫罗绸缎、金银玉器不计其数,却始终未启齿坦言求助之事。直到王仙客任满,退居富平时,古洪才登门拜谢王仙客说:“古某一介武夫,诚谢大人深恩厚惠。只是大人每到寒舍,神情各异,想必有事求我,恐又波及左右。如今已洗身官场,有何难言之隐,尽管说来,在下必竭力相帮,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仙客这才身官场,有何难言之隐,尽管说来,在下必竭力相帮,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仙客这才以实情相告。古洪听后,拍拍后脑勺说:“此事不太好办,但将尽力为之,成败难料,亦不必过于期望。”之后,半年都没有古洪的消息。一天,古洪求见王仙客,问:“府上还有哪位识得无双?”仙客提及无双原婢女采萍。古洪要求借用采萍,仙客应允。忽几日,传来皇陵中有宫女遭处置的消息,而此宫女竟是刘无双。王仙客号啕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本指望古押衙能解救无双,没想到无双已遭毒手。天公不作美,奈何?”深夜,有人敲门,王仙客开了门,见是古洪。古洪抱着布袋说:“这是无双的‘尸体’,体温尚热,后天就会活过来,届时你熬些药汤让她喝下,恢复元气,但此事千万不要泄露出去。”原来,古洪去茅山求得茅山道士的起死回生丸后,让采萍冒充敕使,说刘无双是叛党,并将药丸赐予无双,叫她自尽。古洪亲自到皇陵下,以亲属名义,用百匹丝绸购得无双尸体,一路上凡是驿站,都送去厚礼,使秘密不至于泄露。古洪又对王仙客说:“我已在门外替你安排好十一人、五匹马、三百匹绢,五更时分,你即带无双远走,隐姓埋名,以避祸患。”说完,为表明心迹,不泄机密,竟拔刀自刎。

  江南二古

  明末,江南一带提起“二古”之事,无不啧啧称奇,津津乐道。“二古”是指安徽省无为县刘渡镇古家碾的古慎之、古述之二兄弟。古慎之,谱名良儒;古述之,谱名良献。兄弟二人,幼受庭训,苦读儒学,饱学经史。时值明末战事纷起,习武之风盛行,二人便兼练习骑马射箭的技艺。老大古慎之,练就一手骑射本领,矢无虚发。崇祯癸酉(公元1633年),他带领弟弟古述之、侄子古文伯赴金斗应试,以娴熟的马步获得冠军。他挥舞大刀有摩天之势,扛石则举重若轻,足见武艺之高超。而论文应策,皆切中时务,人以才子目之。弟弟古述之,文武全才,善丹青,工草书。与兄慎之同赴试金斗时,向他索求字画者排成长龙。古述之运笔自如,点、勾、勒、画,题诗留款,顷刻成品。有人见古述之于文艺甚为了得,有意试探一下他的武艺,便让他手持双刃,周边置水。古述之手挥双刃,旋舞如风,但见寒光一片,滴水不入。俩兄弟遂被并称为“江南二古”,人们刮目以待。

  古道耕与苏轼的交情

  古道耕,北宋进士,陕西新平人(今陕西彬县),侨居湖北省黄州府定惠院南坡。善种竹,有修竹十多亩,经常垂钓于长江边上。苏轼,字子瞻,宋嘉祐二年进士,四川省眉山县人。宋英宗时任职直史馆。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行新法。苏轼上书论其不便,自请出外,于杭州任通判,后官迁湖州,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至宋哲宗时才被召还,为翰林学士。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农历2月,苏轼抵达黄州,居住在定惠院,躬耕于城南的一片土坡,自号东坡居士。东坡与南坡,相距咫尺,而古道耕便成了苏轼在黄州四年生活中的至交。苏轼刚到黄州时,得知鄂州、黄州一带溺婴恶习严重,便一方面呼吁竭力制止,一方面与安国寺住持继连、进士古道耕等组织成立育儿会,推举诚实博爱的古道耕担任会长,极力拯救儿童。此时,苏轼也写下了著名的《黄鄂之风》。此后,古道耕更是成了苏轼朝夕相处的朋友。宋元丰四年农历1月20日,古道耕送苏轼到岐亭游春。农历2月,苏轼向官府要得荒地数十亩,古道耕协助耕种,令苏轼感动不已,遂作诗表达谢意:“古生亦好事,疑是押衙孙。家有一亩竹,无时容叩门。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餐。”同年农历4月,古道耕与苏轼、陈季常、潘丙、王齐愈兄弟等同会师于师中庵,祭祀任师中。宋元丰五年农历1月,古道耕与酒监潘丙、药师郭遘等陪同苏轼去女王城寻春,苏轼作诗纪念。农历12月19日是苏轼生日,古道耕与郭遘等在赤壁矶为苏轼祝寿。宋元丰六年农历6月,古道耕打算要建三进的房子时,苏轼作《书赠古氏》文以贺:“古氏南坡修竹数千竿,大者皆七寸围,盛夏不见日,蝉鸣鸟呼,有山谷气象。竹林之西,又有隙地数亩,种桃李杂花。今年秋冬,当作三间一龟头,取雪堂之规模,东荫修竹,西眺江山。若果成此,遂为一郡之嘉观也。”宋元丰七年农历4月,苏轼离开黄州时,古道耕与其他朋友一道,依依惜别至磁湖。苏轼在黄州的四年生活,可说是在困难时期,而此时伸出援助之手的正是古道耕、郭遘、潘氏兄弟等。患难中的朋友,怎不让苏轼铭心于骨!

【家规祖训】

  《古氏家训》

  父慈,子孝,夫义,妇从,友恭,敬长,睦族,和邻,重教,守廉。(据金华新安宗谱)


  广西昭平县古氏文化

  家训、家规、尊祖、事亲、和兄、睦族、和邻、教子、禁戒、守廉。

  释义:

  家训:父慈,子孝,夫义,妇从,友恭,敬长,睦族,和邻,重教,守廉。

  家规:尊祖敬父,和家友邻。仁慈厚爱,乐善好施。读书尚礼,致富尚义。诚实处世,勤俭持家。

  尊祖:物本于天,人本于祖;勿忘祖德,源远流长。

  事亲:养育之德,涌泉相报;念恩图报,家兴业旺。

  和兄:手足情深,和气生财;有求必应,互尊互敬。

  睦族:喜则同庆,忧则共担;尊老爱幼,互帮互助。

  和邻:患难与共,忠厚传家;与人无争,宽厚待人。

  教子:知书识礼,成就学业;慎择益友,勤俭孝廉。

  禁戒:五毒勿沾,安分守纪;戒除恶习,益家利己。

  守廉:忠诚孝顺,光宗耀祖;廉洁奉公,弘扬家风。

  《古氏家训》

  忠孝传家,德治为先

  平易近人,公平正直

  书礼施教,业兴家旺

  勤俭节约,康度终身

  济弱扶贫,修善积德

  志存高远,勇于攀登

  尊祖敬宗,和宗睦族

  家和仁里,联戚门亲

  忠于职守,爱岗尽责

  谨慎嫁娶,幸福终身

  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爱惜族谱,适时续修

  以上族规,全族共守

  《古氏家训》

  爱祖国 孝父母 宜兄弟 和妯娌 睦乡邻 笃宗族 序长幼 谨交友 慎婚配 忌酗酒 远毒品 莫赌淫 肃体统 重家教 首孝悌 扬诚信 泛爱众 敬老人 尊师长勤读书 力学文 息是非 和为贵 尚斯文 知廉恥 修品德 崇礼让 务本业 积善行 顺潮流 兴家业 勇创新 宜节俭 戒奢侈 正经营 担道义 若从政 察民情 不贪腐树正气 续家谱 护坟莹 资祖庙 静祠宇 祀祖宗 继后昆 耀门庭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