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农历 本月19日大寒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补氏起源及历史

补姓图腾_补氏图腾

补姓图腾(补氏图腾)

  补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bù(ㄅㄨˋ),不可读作bǔ(ㄅㄨˇ)。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时期的补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姓氏考略》注引清张澍之语云:“出自神农时补遂之后,以国为氏。”另有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公孙侨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补姓现今人口约八千,排在第七百九十五位,在台湾名列第八百九十八位。

【得姓始祖】

  补遂: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补,姓氏。”在典籍《正字通》中也记载:“唐中常侍补眞。”最早的补氏,相传是出自远古炎帝姜石年执政时期(神农氏,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3217~前3078年在位)的补国,地理位置在今河南省的郑州市下辖荥阳市汜水镇,最早记载的国主名叫“补遂”,为炎帝领导的部落联盟成员。到了神农氏姜榆罔五十四~五十五年(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2699~前2698年),炎帝与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爆发争夺中原霸主地位的“坂泉之战”(今山西运城解州),当时的补国虽然属于姜姓炎帝集团,但补遂却率领国人支持黄帝部落联盟,因而曾经被炎帝神农氏给予惩罚性讨伐。在补遂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或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补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姜姓补氏族人皆尊奉补遂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时期的补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补,姓氏。”在典籍《正字通》中也记载:“唐中常侍补眞。”

  最早的补氏,相传是出自远古炎帝执政时期的补国,故址在今河南省的郑州市下辖的荥阳市汜水镇,而补国最早的古名叫“补遂”,为炎帝神农氏领导的部落联盟成员。

  还在远古炎帝与黄帝两个部落联盟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之时,补遂虽然属于炎帝集团,却支持黄帝部落联盟,因而曾经被炎帝神农氏给予惩罚性讨伐。

  在西汉末期大学者刘向编纂的典籍《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了大纵横家苏秦与秦王之间关于战争作用的讨论:

  秦惠文王嬴驷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韩国人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擒蚩尤,尧伐欢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⒇;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或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其苏秦在这篇精彩的战争论中,首评即“神农伐补遂”。

  在补国(补遂)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或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补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公孙侨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拥有“补”之邑地(今河南新郑黄甫坊),即今河南省的,曾一度分封给郑穆公姬子蘭的孙子、郑国执政上卿公孙侨(字子产,公元前580~522年)作为食邑。

  补邑,为郑国君主自己的食邑,从郑桓公开始,拥有八邑,分别是鄢邑、蔽邑、补邑、丹邑、依邑、㽥邑、历邑、莘邑,在典籍《郑语》中注明:“郑君之土也。”

  诸侯国君自己的食邑,是绝少拿出来赏赐给臣子的,而这位与孔子同时代的公孙侨,在执政后专设四人“智囊团”,厉行内政改革、推行法治,铸刑书于鼎,是为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律。公孙侨执政时间长达五十余年,在执政时期惟德是依,讲求“天道远,人道近”,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因此有“一年而民怨之,三年而民歌之”之誉,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终于使长期积弱的郑国一时振作强大起来,并得到孔子的赞赏,称之为“仁人”、“惠人”,是当时士大夫们景仰的人物。

  由于公孙侨有巨勋于国,因而被郑简公姬嘉(公元前565~前530年在位)赐与补邑之赏。不过,到了郑献公姬虿即位执政之后(公元前513~前501年),摈弃了子产的法制政策,因此又收回了补邑。

  在公孙侨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受赐食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补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奴和苏氏,蒙语为ᠨᠦᠬᠡᠰᠦ,汉义“补丁”,其历史渊源很悠久,传说是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公元1206~1227年在位)的堂祖父乞颜•俺巴孩(咸补海罕,公元?~1156年待考)的后代,为泰亦赤兀惕部首领的姓氏,也是最早皈依藏传佛教班禅密宗教的蒙古族部落。与蒙兀国的尼伦奇雅特•古孛尔只斤•乞颜部同宗同源。

  在蒙古泰亦赤兀惕部与塔塔儿部(鞑靼部)因为一个巫医引发事件冲突之后,为平息两部之间的矛盾,乞颜•俺巴孩主动应允将女儿嫁给一个塔塔儿部的分支主因部首领。但在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六年(金海陵王完颜•迪古乃贞元四年,公元1156年),乞颜•俺巴孩蒙古奇渥温部首领孛儿只斤•合不勒的长子孛儿只斤•斡勤巴儿合黑一起亲自护送女儿去成婚的路上,被塔塔儿部袭击捕获,被送与金海陵王。结果,乞颜•俺巴孩被金海陵王以“专惩治游牧叛人”之刑钉在木驴上处死。

  之后,乞颜•俺巴孩的长子乞颜•合达安让给弟弟乞颜•忽图剌继承泰亦赤兀惕部汗位。

  乞颜•合达安之子名叫奇渥温•孛儿只斤•也速该,其长子就是后来著名的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后来,泰亦赤兀惕部首领乞颜•塔儿忽台乞秃黑和乞颜•脱朵延吉儿帖兄弟俩企图谋害逐渐成长壮大的孛儿只斤•铁木真兄弟,曾将铁木真抓捕并套枷折磨。

  在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后,简化自己的姓氏为孛儿只斤氏,在南宋宁宗赵扩庆元二年(金章宗完颜•麻达葛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巧借金国之力击了灭塔塔儿部,继而在南宋宁宗赵扩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斡难河河畔击灭泰亦赤兀惕部。

  在南宋嘉定四年(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三年,大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六年,公元1211年)农历2月,成吉思汗在克鲁伦河畔誓师讨伐金国的祭祀腾格里(天神)典礼上大声对将士们说:“咱们讨伐金国,就是为了报金人杀吾祖先俺巴孩等人的仇恨!”

  早在明朝时期,蒙古族奴和苏氏族人中即有以其氏族姓氏的汉义为汉化姓氏者,称补氏,世代相传至今。

  蒙古族补氏一族皆尊奉乞颜•俺巴孩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高山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补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补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补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现今人口约八千,排在第七百九十五位,在台湾名列第八百九十八位,望出荥阳。

  今河南省的开封市,重庆市的涪陵区、南川县、合川县,湖南省的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四川省的成都市、遂宁市、安岳县,广东省的阳江市,江苏省常州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福建省的泉州市,广东省的广州市,台湾省等地,均有补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荥阳郡:古代河南郑州以北的武陟、荥阳一带统称“邲”,而荥阳在远古时期则为传说中补国(补遂)之地,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郑国属地。秦朝时期始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武陟、荥阳一带。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市。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堂号

  荥阳堂:以望立堂,亦称补国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 巴佳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