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姓图腾(皋氏图腾)
皋姓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读音作gāo(ㄍㄠ),不可读作gǎo(ㄍㄠˇ)。源于偃姓。出自远古东夷部落少昊氏族皋陶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皋陶是上古时期东夷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 皋陶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理官)”一职,以正直闻名天下。相传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五刑、五教),采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平公正;强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天下大治,形成“皋陶文化”,成为后世儒家和法家思想产生的重要精神渊薮之一。皋姓现今人口约五千,排在第八百八十七位,在台湾名列第九百四十三位。
【得姓始祖】
皋陶:因皋陶功高,被后人尊为狱神和司法神,位列“四圣”之末。皋陶逝世后,其后人有的以祖名皋为姓,称为皋氏。春秋时期的英、六等国都是皋陶的后人之国。皋氏后人皆奉皋陶为得姓始祖。皋陶是轩辕黄帝与正妃螺祖的嫡系曾孙。与尧、舜、禹齐名,被孔子尊为“上古四圣”。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封皋陶为德明皇帝。他辅佐尧、舜、禹三代,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是先秦史中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皋陶兴“五教”、立“九德”,对联盟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与融合,促进国家的产生,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是中国建立司法制度的第一人,被尊为中国司法鼻祖。据历史考证,皋陶为诸多姓氏得姓始祖。皋李徐赵,伯益赢秦,江黄马舒,裴甄谷利,费廉阮骆,英莒梁寥,二十四姓为其裔孙,皋陶成了二十四姓寻根问祖的先祖。
皋如:春秋越王勾践时越国五大夫之一。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吴郡有皋姓,系春秋时越大夫皋如之后。”春秋后期的越国有个大夫叫皋如,在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皋氏,世代相传至今。汉朝时期有个司徒长史叫皋诲,就是皋如的后裔子孙。姒姓皋氏皆尊奉皋如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偃姓。出自远古东夷部落少昊氏族皋陶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皋陶[读音作gāo yáo(ㄍㄠ ㄧㄠˊ),不可读作gǎo táo(ㄍㄠˇ ㄊㄠˊ)]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又名咎繇,是古代东夷部落少昊氏族的首领。他生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尧帝之时,逝世于夏禹之时,活到一百零六岁。
皋陶历经尧、舜、禹三世,呕心沥血地辅佐尧、舜、禹三帝君,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他功高德厚,夏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病逝在六安,大禹怀念皋陶的功绩,墓葬六安,并“封皋陶之后于英、六”。
皋陶的主要功绩,就是为尧、舜、禹制定了刑法和教育制度,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他规定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为人伦关系的五种常礼,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他规定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为五种政治身份关系的常规;他建立了墨、剕、劓、宫、大辟五种刑罚,同时又用“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九种美德,作为任用选择官员和推行教化的标准;他制定了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以表彰贤达与有功之人,使其显贵;他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分别派官员和诸侯加以统治;他根据各地物产建立了平准制度,确定各地纳税和朝贡的标准,使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所以,皋陶是在中国建立司法制度的第一人,被后人尊为“断狱之神”。中国的司法之所以叫“法”,是得名于皋陶断狱的一头独角兽,那独角兽的名字就叫“法”。
不过,在夏禹征服了三苗部落之后,皋陶借鉴三苗之刑而创设的五刑,适用对象是受限制的。对于被征服的苗人及氏族内部的奴隶和其它被征服部落,五刑当然适用于其逾礼作乱之行为,所谓“蛮夷猾夏,寇贼奸。汝作士,五刑有服”。皋陶作士,以刑御暴,可以说是华夏刑罚的创始人。
但是,皋陶对于氏族成员内部的过错则区别对待,不处以刑罚或科以象刑,仅仅用耻辱其人格的方法来惩罚其过错。所以从氏族时期开始,刑罚的适用就已经是不公平的,或说是因群体不同而异,因此是“有法无律”的,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后阶级社会的刑罚更是传承了这一特点。
当然,氏族内部并非一直沿用“礼”这一习惯法性质的规范来解决矛盾,随着历史发展,刑杀也逐渐引入氏族成员内部,甚至是氏族中的显贵亦难免。例如皋陶建议夏禹杀防风之君,即是明证。但总体来说,当时刑罚的主要对象是“士”以下的,后来的孔子就是依据皋陶立法的原则,制定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儒家礼教规定。
春秋时期的英国、六国等小诸侯国,都是皋陶的后人所建之国。“六”,即是皋城(今安徽六安),皋陶就是古代六安国的始祖。“英”,即是英山(今湖北英山),古代隶属于六安国(今安徽六安)。皋陶氏的后人宗族支系后来一直在六安、英山乃至江淮大地繁衍,今安徽省六安市城东十六公里小庙村六合公路北侧尚遗存有皋陶墓冢。
在史籍《虞书》、《左传》、《水经注》、《括地志》、《太平寰宇记》等中,对于皋陶的事迹和六安的皋陶墓皆有记载。皋陶是保定高阳人,因此也称为高阳氏。在历史评说上,皋陶与尧、舜、禹三帝的声望并列,后世人皆称为“古代四圣”。
皋陶的后裔子孙皆以祖先为荣,其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皋陶氏,后省文简改分称皋氏、陶氏、李氏等,皋陶是这些姓氏的统一得姓始祖。
皋氏的“皋”字作为姓氏读音作gāo(ㄍㄠ),作为名字或其他用途读音作gǎo(ㄍㄠˇ);陶氏的“陶”字作为姓氏读音作yáo(ㄧㄠˊ),不可读作táo(ㄊㄠˊ)。
按:
皋陶是李氏的得姓始祖,其姓氏字“李”的结构上“木”下“子”,其文字构件“木”的本义,就是皋陶的后裔子孙祭祀祖先的祭台,后成为有巢氏“构木为巢”、“助民以房”的标志;而其文字构件“子”的意思是指皋陶的后裔。
因此,到了唐朝时期,唐玄宗李隆基一直就以李唐是皋陶的后裔为殊荣,多次在众臣面前提及,并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郑重追封皋陶为“德明皇帝”。
源流二
源于姒姓,出自广陵族之春秋时期越国大夫皋如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吴郡有皋姓,系春秋时越大夫皋如之后。”
春秋后期的越国有个大夫叫皋如,在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皋氏,世代相传至今。汉朝时期有个司徒长史叫皋诲,就是皋如的后裔子孙。
姒姓皋氏皆尊奉皋如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狄族,出自春秋时期赤狄分支东山皋落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赤狄,亦称“赤翟”,是春秋时期狄族人的一支,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赤狄在历史上主要分布在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国人相杂居,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之一,主要由六个氏族组成,即皋落氏、潞氏、留吁氏、甲氏、铎辰氏、廧咎如氏。
周惠王姬阆十七年(晋献公姬佹诸十七年,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晋国压迫,东下太行“伐邢、灭卫”;齐桓公率领郑、宋等华夏国抵御狄人,“救邢安卫”。此后,赤狄还攻打过东周、齐国、郑国等王朝与诸侯国。
皋落氏,春秋时期的晋国人称之为东山皋落氏。其原居地有三说:
一说在今山西省垣曲县。这在史籍《水经注·河水》中有记载:“河水东过平阴县北,清水从西北来注之。清水东流迳皋落城北,服虔曰:‘赤狄之都也……《春秋左传》所谓晋侯使太子申生伐皋落者也。’”今垣曲县东南有皋落镇。
一说在今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这在史籍《后汉书·郡国志》中“上党郡壶关”条款刘昭《注》引《上党记》中有记载:“东山在城东南,申生所伐,今名平皋”,汉壶关在今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
一说在今山西省昔阳县。这在宋朝《乐史》中记载了乐平县有皋落镇,“即古东山皋落氏之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以及历史文献《山西通志·乐平县》中都指出,其皋落镇(村)在乐平城东南七十里。
以上三种说法所指事件的发生地点各异,但都认定是晋国太子申生率军攻打了皋落氏。
太子申生伐皋落氏部落,是在周惠王十七年(晋献公十七年,公元前660年),至于出兵的理由,据晋献公所宠爱的骊姬说:“皋落狄朝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君之仓廪固不实,又恐削边疆。”又说,“且夫胜狄,诸侯惊惧,吾边鄙不儆,仓廪盈,四邻服,封疆信,君得其赖”。当时,晋献公向狄人区域“启土”还处在开始阶段,晋国的实际控制仅汾涑平原,还未能越过沁水。今垣曲县皋落镇距晋都绛一百公里左右,正在晋献公执政时期晋国边境的东方境外。除了当时晋国宫廷阴谋置申生于进退都不利的境地之外,晋献公令太子申生“尽敌而返”,并在此以前东向伐骊戎,大概都出于驱除分布在晋国以东以南的戎狄,以便扫清通往周王境内的道路。后来晋文公收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可以说是晋献公东向狄族人境内“启土”的继续。另一方面,晋国向东北方向的境土扩张,与狄、赤狄往东北退缩是同一进退过程。晋献公执政时期,晋国东境不过沁水,今长治县及昔阳县境内的皋落部落遗址,当与皋落往东北迁徙有关。
皋落氏族为赤狄中的强部之一,但在史籍《左传》中仅一见皋落氏名称,大概是由于以后仅举“狄”名,而未予详载其具体部族名称的缘故。
到春秋后期,晋国称雄,在周定王姬瑜十三年(晋景公姬獳六年,公元前594年),晋景公先灭了潞氏,接着又灭其余诸部,将大部分赤狄部落收服,之后渐被晋国融合。
在原赤狄族人中,有以原氏族名称为姓氏者,如皋落氏、潞氏、留吁氏、甲氏、铎辰氏、廧咎如氏等。皋落氏族人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皋氏、狄氏、余氏、段氏、洛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皋氏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现今人口约五千,排在第八百八十七位,在台湾名列第九百四十三位。以吴郡、广陵为郡望。
今上海市,北京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江苏省的盐城市阜宁县、滨海县,云南省的弥渡县,山东省的潍坊市临胊县,台湾省的台北市、桃园县等地,均有皋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吴 郡: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东汉王朝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吴郡之内。南朝陈国时期,改吴郡为吴州。隋朝灭南朝陈国之后,再改吴州为苏州,吴地始有苏州之称,并一直沿袭至今。另外,在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在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有一个吴郡,治所在乌程(吴青镇,今浙江湖州吴兴区)。
广陵郡:亦称江都郡、江阳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堂号
吴郡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江阳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六言通用联
明刑褫奸宄胆;
思亲兴风木悲。
——佚名撰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传说中的东夷族首领皋陶,相传曾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官,立五刑,后被禹选为继承人,因早死,未继位。褫,剥夺;奸宄,谓坏人,从内而起为奸,由外而起为宄。下联典指春秋时期人皋鱼,双亲去世,哭得很悲伤。正逢孔子路过,问他,他说:“我的过失有三条:少年时只顾学习,周游各国之后才想起回家奉养双亲,这是一;只考虑自己的志向,要为君主做事,这是二;与朋友交往太多,时常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这是三。树欲静而风不止,儿子要奉养双亲时,可他们都不在人世了!我想现在就辞别人世。”说完就憔悴地死去了。孔子说:“弟子们,都记住他吧!”于是,孔子的弟子告辞而回家养亲的有十分之三。
七言通用联
明刑褫奸宄之胆;
思亲兴风木之悲。
——佚名撰皋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典故轶事】
1:风树之悲
出自《韩诗外传·卷九》,原文是:“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叹惜是皋鱼在父母死后有感而发的。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乡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才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当初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亲,现在已追悔莫及了!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树木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因为这缘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失双亲之痛。应用:借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吹之为喻。实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皆已亡故。后喻事与愿违,不尽人意。或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悖,多用此语。
2:狱神皋陶
中国古代的狱神应该是皋陶,是我国古代舜帝时期的一位掌管司法的大臣。相传皋陶在掌管司法时,“划地为牢”,成为最初监管犯罪之人的囚禁场所,我国从此有了监狱。从此,“皋陶造狱,划地为牢”正式流传下来,而造狱的先驱皋陶,则被尊为狱神,被全国上下多数监狱立为自己的神灵。过去的狱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参拜狱神,刚刚被关进来的犯人也要参拜,当出狱时,被释放的囚犯再次朝拜狱神,即使死刑犯在临刑前,也要朝拜狱神一次,然后才被正法。在过去人们的眼中,监狱是个阴阳分界的地方,死囚的最后一段路程就是在监狱中度过的,因此,谁都不愿让以前死囚身上的“晦气”沾染到自己。拜狱神,就是请求他的保佑,只是不同人参拜的目的不同:狱官参拜狱神表示自己是替天行道,管教犯人,让狱神保佑自己一切平安;囚犯参拜则是为了求狱神保佑自己能够健康地活着出去;死囚朝拜则是求狱神保佑自己早日投胎做个好人,不再受血光之灾。因此,“皋陶”是以前监狱中最受尊敬的神灵。
3:皋鱼三失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又没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学习,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崇高,不去侍奉庸君,到头来事业无成。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因为小事断绝联系。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说完就辞世了。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辞行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有十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