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历史上的11月4日发生的大事件

联想集团吞下中科院计算所

在22年前的今天,1998年11月4日(农历1998年9月16日),联想集团吞下中科院计算所。1998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与联想集团联合举行记者座谈会,宣布重组改建后的中科院计算所将成为联想集团的中央研究院。此前,中科院在对外介绍其“知识创新工程”的12项举措时,曾提到计算所与联想集团的“紧密关系”,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它将对传统的科学院体制的改革走向,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联想原来只是计算所的一个三产成立于1956年的计算所,是中科院的王牌部队之一,曾经研制出著名的103型和104型计算机,并为“两弹一星”成功上天出色地完成了数据处理工作。而1984年创办的联想公司(原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只是其20多个“三产”中的一个。当初,柳传志就是带着计算所的11个人和老所长曾茂朝给他的20万元开办费,毅然决然地走出了象牙塔。现在,联想集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计算机企业,销售量跃居亚太第三,去年营业额125亿元。在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同将离任的先后两任计算所所长柳传志和曾茂朝相视一笑。柳传志对记者说:“当初老所长给我们20万元,恐怕也没有想到有今天。当时他只是跟我说,所里经费紧张,国家要断奶,给贫困的科技人员生活上补一点,”最佳时机的最佳选择“选择现在宣布联想与计算所的合作,是在最合适的时机,做了我们最想做的事情。”柳传志如是说。几年前,联想也有自己的中央研究院。但就像所有的国内科研机构一样,成果出了一堆,无法转化成为现实产品。1995年,联想下决心,解散研究院,把人员打散了充实到子公司和事业部,短短的三年时间,电脑,QDI板卡、系统集成基本上形成了产品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谁都明白。但是为什么一直解决不了,关键是企业的内部管理不行,不适应市场。我们的企业追求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成本最大化,铺摊子就有权力,有好处,但有没有利润没人关心。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无法把真正有市场的高技术附着上教授博士也会下岗吗?中科院高技术局局长桂文庄博士表示,这次改革的动力,是中科院要改变计算所目前研究中小打小闹、远离市场的局面,解决研究经费少和人才流动问题。原来计算所研究经费少则2万元,多则5万元,而改革后,通过联想和科学院的支持,要使新计算所的人均研究经费达到20—40万元。要想提高效率,首先必须精兵简政。现有1400人的计算所,改革后将一分为二,新所只保留不到100人,还叫中科院计算所,其他人进入计算所二部。就人们普遍关心的科技人员出路问题,桂局长表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集体调动工作”,因为1400人中,除了六七百人的退休队伍外,将进入二部的绝大多数已经在计算所的十几个公司里了,其中仅联想就有200人。二部将来是一个独立的事业法人,负责管理原计算所的所办公司和退休人员。科学院将按原有的事业编制,把人头费发到二部,所以下岗之说是不存在的。桂局长表示,科学院人员的总体素质,大家应该是有信心的,科技人员是国家宝贵财富。计算所人员的出路有四个:进入新所;进入联想或其他计算所公司;行政后勤社会化,人员进入未来的联想科技园;还有就是另谋职业。基础研究谁来保障?新成立的计算所仍为国家级研究所,即将出任所长的是兼有中国和日本双料博士头衔,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首席科学家高文。他表示,将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只做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课题,不做自由研究。新计算所是本领域国内研发实力最强的单位,“为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思想库,为国内大型计算机产业提供技术库。”据悉,未来计算所的研究与开发将按五三二设置:50%进行应用研究,这部分将主要与联想合作完成;30%完成国家需要的关键技术;20%进行基础研究。新计算所将与联想共建中央研究院,以期成为与产业结合的典范。走出象牙塔还是拆掉它计算所成为了联想的中央研究院,中科院的其他所怎么办?桂文庄局长表示,我国的科学体制改革还处在试验阶段,以联想和计算所开头,今年内科学院还将陆续推出12项“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项目。中国科学院是解放后仿效苏联模式建立的,在历史上为我国各个时期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它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桂局长表示,目前的局面必须改革,美国的科学院只是一个为院士服务的机构,德法也有非常实体化的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的路今后怎么走,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