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历史上的11月29日发生的大事件

奥地利女大公玛丽娅·特蕾莎逝世

在240年前的今天,1780年11月29日(农历1780年11月4日),奥地利女大公玛丽娅·特蕾莎逝世。玛丽娅·特蕾莎(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奥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皇帝弗兰茨一世的妻子,皇帝约瑟夫二世的生母,哈布斯堡王朝最杰出的女政治家,在任期间与其子约瑟夫二世皇帝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奠定了奥地利成为现代国家的基础。上帝的怜悯使我得以坚强,使我能够在他为我安排的布满荆棘、痛苦和泪水的道路上徘徊前进;就算打到最后,我宁可脱光,也绝不让出西里西亚!——玛丽娅·特蕾莎玛丽娅·特蕾莎出自无与伦比的哈布斯堡家族,凭借尊贵的血统得到了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顶王冠,而她也在战争与和平时期都取得了流芳后世的成就,使她的名字同18世纪的中欧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作为德意志民族中唯一一位女君主,她的继位充满了艰险。她的父亲查理六世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为了使荣耀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延续下去,他费尽了心机,在1713年颁布了《国本诏书》,规定当国王无男嗣时,女儿也可继承王位。他在位的后半段将促使《国本诏书》为欧洲各国接受作为他外交上压倒一切的重点,甚至不惜为此牺牲了若干领土。玛丽娅·特蕾莎幸运的是,玛丽娅·特蕾莎继位之后的表现没有辜负她父亲的一番苦心。当她在1740年即位后,便引起了德意志邦联内外的干涉,巴伐利亚选侯阿尔伯特宣布,女性没有继承权,他才是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继承者。因为单独按照男系计算的话,他与查理六世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巴伐利亚选侯得到了法国、普鲁士、萨克森的支持,尽管这些国家都曾宣布过承认《国本诏书》,各路大军向奥地利的边境猛扑过来。玛丽娅·特蕾莎的对手中包括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战争初期形势险恶,西里西亚、波希米亚等地相继失守。但这也给初出茅庐的女皇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遇。她首先取得了匈牙利的拥护,赢得了内部的一致支持,同时与英国结盟,获得了经济援助。她甚至以暂时承认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有为代价,瓦解了普鲁士与法国、巴伐利亚的同盟,局面终于逐渐扭转,1742年西线转入反攻,法国、巴伐利亚军队被赶出奥地利境内。最终在1748年签订了和约,玛丽娅失去了富庶的西里西亚,但获得了交战各国对她和她的丈夫帝位的承认。1756年,战争狼烟再起,但这一次对阵双方组合大变,奥地利、法国、俄罗斯三个庞然大物历史性地站在同一条战壕上,而普鲁士则和英国结盟。西里西亚是欧洲大陆上争夺的焦点。这一次,有了两个陆上大国的帮助,奥地利优势明显,尽管腓特烈二世打出了一系列奇迹般的经典战例,仍改变不了精尽力竭的命运。眼看奥俄两军将直捣柏林,却因为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突然病逝,继位的彼得三世倒向普鲁士一边,使得腓特烈二世死里逃生。玛丽娅·特蕾莎的胜利打了折扣,最终签订了和约(1763年),没有能够收回西里西亚,但也体面地维护了奥地利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荣誉。这两场战争给了玛丽娅·特蕾莎很大的名气,但她对历史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在18世纪,“开明专制”成为欧洲流行的政治时尚用语。玛丽娅也不甘落伍,以“开明专制”为旗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中央成立了“公共及宫廷事务督导部”以统一管理所有领地的行政和财务,成立“国务会议”作为最高咨询指导机关,各职能部门都置于其下。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社会经济方面,取消地主担任国家收税人的权利和领主裁判权等特权,同时减少农民的劳役地租和代役租的数量等。这些措施,缓和了地主和农奴的矛盾,也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在此期间,奥地利的政府收入增加了近65%。农奴制一直是束缚中东欧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痼疾,女皇虽然没有宣布废除,但已经为此作好了铺垫。玛丽娅·特蕾莎还开始了教会改革,主要是迫使主教们向皇帝效忠,而不是向罗马教皇效忠。15岁的玛丽娅·特蕾莎探讨玛丽娅·特蕾莎和她丈夫弗朗茨·约瑟夫的关系是十分有意思的。玛丽娅将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顶王冠戴在自己头上,而给丈夫留下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虚名。欧洲历史上的女王,有不少在婚后自愿将大权让与丈夫,但玛丽娅则一直牢牢将丈夫和朝政大权都掌控在自己手里,心慈手软的弗朗茨在政府中影响微弱。玛丽娅一心想为后世子孙留下婚姻的典范,她本人确实作出了表率,但她成立的“贞洁委员会”则不获好评。这个以维护道德风纪为目的的警察组织深入全国各地,正好说明了玛丽娅·特蕾莎的“开明专制”更倾向于专制一方。1765年,弗朗茨去世,玛丽娅与长子约瑟夫共同治国,两人在很多问题上意见相左,这使女王十分苦恼。玛丽娅主张有节制的改革,而约瑟夫的改革愿望更加强烈,他主张立即宣布帝国境内的农奴为自由人,而不是仅仅改善他们的处境,还主张实行全面的宗教宽容政策。这些目标在约瑟夫继位之后都得以实现。约瑟夫积极参与俄国、普鲁士瓜分波兰的阴谋,玛丽娅曾表示反对,但这并不妨碍她在1772年也分得了份量不小的一份。从13世纪鲁道夫一世时代起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地利一直是中欧举足轻重的大国。玛丽娅·特蕾莎通过两场艰苦的战争维持了这个国家的强势,也维持了中欧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奥地利赶上先进国家的潮流,尤其是在终结落后的农奴制方面有功绩。玛丽娅·特蕾莎理应列名于有影响的帝王之中,她在本榜中位列95位。点评玛丽娅·特蕾莎成功地在七年战争中争取到了法国、俄国的同盟,这其实是一个信号,表明了法国一贯以来重点打击的最有实力统一德意志者,已经由奥地利变成了普鲁士。在战后实行的“开明专制”中,奥地利的着重点是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对农奴制进行改革,而其对手普鲁士的着重点是在司法、教育等方面实行开明制度,这源于两国的国情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不损害乃至加强政府的权威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