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hú suī
药材名称 | 天胡荽 |
药材拼音 | tiān hú suī |
药材别名 | 满天星、破铜钱、盘上芫茜、鸡肠菜、破钱草、鼠迹草 |
英文名称 | Lawn Pennywort Herb |
功效分类 | 清热解毒药 |
药用部分 | 伞形科植物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的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茎纤弱细长,匍匐,平铺地上成片,茎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片圆形或近肾形,基部心形,5~7浅裂,裂片短,有2~3个钝齿。伞形花序与叶对生,单生于节上,每伞形花序具花10~15朵,萼齿缺乏;花瓣卵形,镊合状排列,绿白色。双悬果略呈心脏形,分果侧面扁平,光滑或有斑点,背棱略锐。花、果期4~9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海拔50~3000米的湿润草地、沟边或林下草丛中。分布于江苏、浙江等地。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花叶茂盛时采收全草,洗净,阴干或鲜用。 |
药材性状 | 根细圆柱形,外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茎黄绿色,细长,弯曲,节结处残留丝状细根。叶淡绿色多呈碎片或皱缩,异型后,完整叶片为圆形或肾圆形,基部心形,两耳有时相接,边缘5~7浅裂或全缘,通常连有纤细的叶柄。有气味,微苦。 |
性味归经 | 性寒,味苦、辛。归脾经、胆经、肾经。 |
功效作用 |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9~15克;外用适量。用治湿热郁结之黄疸、大肠湿热之赤白痢疾、咽喉肿痛、痈疽疔疮、跌打损伤之局部瘀肿等。 |
药理研究 | 抗病原微生物;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有显著降血糖作用。具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较强抑制作用,对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化学成分 | 本品含槲皮素、异鼠李素、槲皮素-3-半乳糖苷、左旋芝麻素、豆固醇等成分。 |
使用禁忌 | 孕妇、脾胃虚寒者慎用。 |
配伍药方 | ①治肝炎、胆囊炎:鲜天胡荽60克。水煎,调冰糖服。(《福建药物志》) ②治石淋:鲜天胡荽60克,海金沙茎叶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湖北中草药志》) ③治百日咳:鲜天胡荽15~30克。捣烂绞汁,调蜂蜜或冰糖炖,温服。(《福建药物志》) ④治荨麻疹:天胡荽30~60克。捣汁,以开水冲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毒蛇咬伤:天胡荽、连钱草(均用鲜品)各60克。捣烂绞汁内服,并用药渣敷伤处。(《湖北中草药志》) ⑥治蛇头疔:鲜天胡荽加冷饭、红糖或雄黄少许。捣烂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