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xià zhū
药材名称 | 叶下珠 |
药材拼音 | yè xià zhū |
药材别名 | 叶后珠、珍珠草、日开夜闭 |
英文名称 | underleaf pearl |
功效分类 | 清热解毒药 |
药用部分 | 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L.的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一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通常带紫红色。单叶互生,二列,形似复叶,长椭圆形,长0.5~1.5厘米,宽0.2~0.5厘米,顶端钝或有小尖头,基部圆形,偏斜,背面灰白色,两面无毛;叶柄短,近于无柄;托叶小,披针形。雄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6。蒴果无柄,叶下二列着生,近圆形,赤褐色,表面有小鳞状凸起物;种子灰褐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旷野草地、旱田、林缘或村边荒地。分布于广东、台湾、福建、江西、广西、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拔取全草,洗净,晒干。 |
药材性状 | 全草长10~40厘米。根黄白色,须根多数。茎圆柱形,有分枝;基部老茎灰褐色;幼枝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翅状锐棱,质脆,断面中空。叶互生,灰绿色,呈长椭圆形,先端斜或有小凸尖,基部偏斜,两面无毛,几无柄。生于叶背之下的小花已干,有的带有类似珍珠状的小果。气微香,叶味微苦。 |
性味归经 | 性寒,味微苦。归肝经、脾经。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止泻,平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15~30克(水肿可用至60~ 90克),煎服;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用治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治疗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可单用本品50克,煎服;也可配合老鹳草50克同用。在治疗夜盲症时,可用鲜草50~100克,加鸭肝2~3个同炖汤,熟后食鸭肝及汤。 |
药理研究 | 清热解毒:叶下珠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由热毒引起的症状,如高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活血化瘀:叶下珠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适用于各种瘀血症状,如瘀血痛、淤血肿胀等。 止咳平喘:叶下珠有镇咳平喘的作用,可以缓解咳嗽和喘息症状,适用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抗炎消肿:叶下珠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 抗菌抗病毒:叶下珠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化学成分 | 含槲皮素、紫云英苷、槲皮苷、异皮槲皮苷、芸香苷、没食子酸鞣质、蛋白质、糖类、抗坏血酸、三萜等成分。经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保护肝细胞及提高细胞免疫力功能。在比较筛选不同植物抗HBV活性发现,本品体外抗HBV表现最优秀。试验证实了本品具有明显的抑制HBV-DNA和DNA聚合酶活性,能够抑制2.2.15细胞株HBSAG和HBEAG的表达,其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 |
使用禁忌 | 尚不明确。 |
配伍药方 | 叶下珠、黄芩、黄连、连翘:清热解毒、消炎抗菌,适用于热毒引起的高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叶下珠、桑叶、菊花、薄荷: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适用于痰热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叶下珠、当归、川芎、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瘀血症状、痛经等疾病。 叶下珠、黄连、苦参、黄芩: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冒等症状。 |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