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qián bái huā shé
药材名称 | 金钱白花蛇 |
药材拼音 | jīn qián bái huā shé |
药材别名 | 金钱蛇、小白花蛇、寸白蛇 |
英文名称 | little multibanded krait |
功效分类 | 祛风湿强筋骨药 |
药用部分 | 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幼蛇去除内脏的全体。 |
(动)植物形态 | 成蛇伞长1米左右。头部椭圆形,稍大于颈;有前沟牙。体较细长,尾末端尖细。头部体背黑色或黑褐色,躯干及尾背面每隔3鳞或3鳞半有宽1~2鳞的白色横纹。体鳞光滑,通体15行,背部中央1列鳞片特别大,呈六角形。腹部白色,略有灰黑色小斑点。 |
产地分布 | 栖息于平原及山脚多水处。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夏、秋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形,用竹签固定,干燥。 |
药材性状 | 呈圆盘状,盘径3~6厘米,蛇体直径0.2~0.4厘米。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内。背部黑色或灰黑色,微有光泽,有45~58个宽1~2鳞的白色环纹,与宽3~5鳞的黑鳞黑白相间,并有1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脊棱鳞片较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尾部鳞片单行。气微腥,味微咸。 |
性味归经 | 性温,味甘、咸。归肝经。 |
功效作用 | 祛风、通络、止痉。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3~4.5克,煎服,或1~1.5克,研粉吞服。用治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
药理研究 | 抗毒血清的研制:通过提取金钱白花蛇的毒液,制备相应的抗毒血清,用于蛇咬伤患者的治疗。这些抗毒血清中含有对应的抗体,能够中和毒液中的毒素,减轻或消除其对人体的伤害。 毒素作用机制的研究:科学家们对金钱白花蛇的毒液中的毒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了解其作用机制。通过研究毒素与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揭示毒液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途径,为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化学成分 | 主含蛋白质、脂肪、鸟苷或鸟嘌呤核苷。蛇毒含α-银环蛇毒素、β-银环蛇毒素、γ-银环蛇毒素、膦酸酯酶A、磷脂酶C、鱼精蛋白、透明质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同功酶。动物实验表明,α-银环蛇毒素具有神经肌肉和神经节阻断作用,并能抑制呼吸酶。 |
使用禁忌 | 有毒,阴虚血少及内热生风者禁服。 |
配伍药方 | 白芷:有宣通鼻窍、祛风散寒、解毒的功效,可与金钱白花蛇毒合用,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等症状; 甘草:有和中益气、解毒消肿等作用,常与其他草药联合使用,可增强金钱白花蛇毒的解毒效果; 紫花地丁: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常与金钱白花蛇毒配伍使用,用于治疗中暑、痈肿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传统上善用毒治病的中医药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度盛行,但现代医学中使用的药物已经变化,不再十分依赖动物毒液等毒性物质。建议在遇到蛇咬伤或其他相关问题时,应当尽快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