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ù
药材名称 | 椒目 |
药材拼音 | jiāo mù |
药材别名 | 川椒目、椒子 |
英文名称 | capsicales |
功效分类 | 利水消肿药 |
药用部分 | 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或青椒Z.schinifoliumSieb. et Zucc.的种子。 |
(动)植物形态 | 高3~7米的落叶小乔木。茎干上的刺常早落,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宽而扁且劲直的长三角形。叶有小叶5~13片,叶轴常有甚狭窄的叶翼,小叶对生,无柄,卵形,稀披针形,长2~7厘米,宽1~3.5厘米,叶缘有细裂齿,齿缝有油点。其余无或散生肉眼可见的油点。花序顶生或生于侧枝之顶,花序轴及花梗密被短柔毛或无毛,花被片6~8片,黄绿色,形状及大小大致相同,雄花的雄蕊5枚或多至8枚,雌花很少有发育雄蕊,有心皮3或2个,间有4个,花柱斜向背弯。果紫红色,单个分果瓣径4~5毫米,散生微凸起的油点,顶端有甚短的芒尖或无;种子长3.5~4.5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或10月。 |
产地分布 | 花椒目: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山西,以四川、河南产者品质最优。青椒目:产于东北、江苏、广东。 |
采收加工 | 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晾干,待果实开裂,果皮与种子分开时,取出种子。 |
药材性状 | 种子椭圆形、类圆形或半球形,直径3~4毫米,外表面黑色,具光泽,密布细小疣点。表皮脱落后露出黑色多边形网状纹理。种脐椭圆形,种脊明显。种皮质硬脆,剥除后可见淡黄色胚乳或子叶,胚乳发达;子叶肥厚,位于胚乳中央,有的种子内面大部中空,仅残留黄白色胚乳。气芳香浓烈,味辛辣凉口。 |
性味归经 | 性温,味苦、辛。归脾经、肺经、膀胱经。 |
功效作用 | 利水消肿,祛痰平喘。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
临床应用 | 内服:煎汤,用量2~5克;研末,用量1.5克;或制成丸、片、胶囊剂。外用:研末,醋调敷。主治水肿胀满,哮喘。 |
药理研究 | 止咳、平喘作用:椒目醇提物灌胃对氨水引咳的小鼠、枸橼酸致咳的豚鼠均有镇咳作用。而椒目水提物却未见止咳作用。椒目醇提物、水提物灌胃对组胺所致豚鼠哮喘有平喘作用。醇提物灌胃还抑制卵蛋白液致豚鼠急性过敏性支气管痉挛。 |
化学成分 | 含脂肪酸,主要成分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混合含量高达57.549%~87.907%;还含挥发油、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等。另除了27.1%的油脂外,还含有30.23%的粗纤维及10%左右的水分、灰分及挥发性物质。 |
使用禁忌 | 阴虚火旺者忌服。亦不宜久服。 |
配伍药方 | ①治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 ②治喘:椒目研极细末,一二钱,生姜汤调下止之。气虚不用。(《丹溪心法》) ③治暴宿食留饮:椒目二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捣,以枣膏丸如麻子。服二丸,下,痛止。(《肘后方》) ④治痔瘘、脱肛:川椒目二钱。研末,空心,水送下。(《卫生易简方》) |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