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shǔ kuí
药材名称 | 黄蜀葵 |
药材拼音 | huáng shǔ kuí |
药材别名 | 秋葵、假羊桃、柿花葵、假芙蓉 |
英文名称 | Hibiscus manihot L. |
功效分类 | 利水消肿药 |
药用部分 | 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根。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1~2米,疏生长硬毛。叶互生,掌状5~9深裂,裂片线状长卵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有长硬毛;叶柄长。花大,单生于叶腋或枝顶;苞片4~5,宿存;花萼5裂;花瓣5,淡黄色,内面基部暗褐色;雄蕊多数,连合成筒包围花柱;子房上位,5室,柱头5,紫黑色,匙状盘形。蒴果长椭圆形,具5棱,密生硬毛,熟时5纵裂。花期6~8月,果期8~10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山谷、草丛中,有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和中南各省区。 |
采收加工 | 秋季采挖根,去除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
药材性状 | 宿根较粗壮,直径0.5~1厘米,弯曲或扭曲,有时有愈合的伤痕。表面黄棕色或淡灰棕色,较粗糙,可见凸起的根痕;支根圆柱形,顺直或稍弯曲,表面淡灰黄色或黄白色,有较顺直的细纵皱纹。质柔软,轻泡,不易折断,断面外层纤维性,木部黄白色,有粉尘散出。气微,味微甘,有粘滑感。 |
性味归经 | 性凉,味甘。归肾经,膀胱经,胃经。 |
功效作用 | 利水散瘀,消肿解毒,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15~30克;鲜品30~90克,水煎服,外用捣敷或煎水洗。用治小便淋痛、乳汁不通、水肿、痈疽、疔毒、瘰疬、恶疮、腮腺炎、中耳炎、阑尾炎等。 |
药理研究 | 黄蜀葵花具有保肝、保护肾脏的药理作用。经过提取分离实验,相关学者能够从黄蜀葵花中分离得到金丝桃苷这种成分对于抗乙肝病毒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黄蜀葵花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达到治疗慢性肾炎的目的。 |
化学成分 | 黄蜀葵叶、花亦供药用。叶含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Bl、胡萝卜素等。叶、花治痈疽及烫火伤,尤以花浸油搽烫火伤患处,效果较好。 |
使用禁忌 | 孕妇忌服。 |
配伍药方 | 黄蜀葵散由黄蜀、葵花、赤小豆各等分组成,具有止痛的功效,主治诸般恶疮,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为冷水调,用鸡羽扫在疮上,频频用。 |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