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é xiè
药材名称 | 泽泻 |
药材拼音 | zé xiè |
药材别名 | 水泽、如意菜、水白菜、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 |
英文名称 | rhizoma alismatis |
功效分类 | 利尿通淋药 |
药用部分 | 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var. orientalis(Sam.) Juzep.的块茎。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沼泽植物。地下有块茎,球形,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基生,叶片椭圆形至卵形,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广楔形,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花茎由叶丛中生出,总花梗,轮生,集成大型的轮生状圆锥花序;小花梗长短不等,伞状急尖或短尖,基部广楔形,尖锐;萼片3,绿色,广卵形;花瓣3,白色,倒卵形,较萼短;雄蕊6;雌蕊多数,离生,子房倒卵形,侧扁,花柱侧生。瘦果多数,扁平,倒卵形,褐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浅沼泽地或水稻田中,喜温暖气候,多栽培于潮湿而富含腐殖质的黏质土壤中。 |
采收加工 | 冬季采挖块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微火烘干,再摘去须根及粗皮。 |
药材性状 | 类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7厘米,直径3~5厘米。表面黄白色,未去尽粗皮者显淡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凹陷,并散有众多凸起的须根痕,于块茎底部尤密。质坚实,破折面黄白色,颗粒性,可见多数细孔,并可见纵横散生的棕色维管束。气微香.味微苦。 |
性味归经 | 性寒,味甘、淡。归肾经、膀胱经。 |
功效作用 | 利小便、清湿热。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6~13克。用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等。 |
药理研究 | 有利尿、调节血脂、抗肾结石形成、降血压、抗脂肪肝、抗动脉粥样化、抗肾炎活性等药理作用。在大白鼠的利尿试验中,发现冬季产的泽泻利尿效力大,生泽泻、酒炙、麸炒泽泻均有利尿作用,而盐泽泻无利尿作用。 |
化学成分 | 含有多种四环三萜酮醇衍生物,包括泽泻醇A、泽泻醇B、泽泻醇C、23-乙酰泽泻醇B、泽泻薁醇、泽泻奠醇氧化物、泽泻二萜醇及泽泻醇A酸酯、泽泻醇B酸酯、泽泻醇C酸酯等。并含胆碱、卵磷脂和一种磷脂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泽泻醇A24-醋酸酯、泽泻醇B23-醋酸酯的含量。 |
使用禁忌 | 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
配伍药方 | ①治臌胀水肿:白术、泽泻各15克。上为细末,煎服9克,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三十丸。(《保命集》白术散) ②治水肿,小便不利:泽泻、白术各12克,车前子9克,茯苓皮15克,西瓜皮24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急性肠炎:泽泻15克,猪苓9克,白头翁15克,车前子6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痰饮内停,头目眩晕,呕吐痰涎:泽泻、白术各9克,荷叶蒂5枚,菊花6克,佩兰3克。泡煎代茶。(《浙江中医药》1979,8: 288清眩茶) |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