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 wū téng
药材名称 | 首乌藤 |
药材拼音 | shǒu wū téng |
药材别名 | 首乌、夜交藤、铁称砣、何相公、棋藤 |
英文名称 | vine of multiflower knotweed |
功效分类 | 养心安神药 |
药用部分 | 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藤茎。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大。茎缠绕,多分枝,下部稍木质化,上部较细,有时呈淡红色,具纵条纹,中空,无毛。叶卵状心形,长4~9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全缘,两面较粗糙,无毛。托叶鞘短筒状,膜质,无缘毛,常早落。花痛圆锥状,顶生或腋生,开展,结果时长可达30厘米,苞片卵形,中部绿色,边缘膜质透明,无毛,苞片内生白色小花2~4朵,花被5深裂,不等大,结果时外轮3片增大、肥厚,背部生宽翅,翅下延至花梗的节处,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3棱形,黑色,具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6~9月,果期8~10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山坡、石缝、林下。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以及长江以南各省。 |
采收加工 | 秋、冬季采割,除去残叶,捆成把,干燥。 |
药材性状 | 长圆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长短不一。表面紫红色至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纵皱纹,节部略膨大,有侧枝痕,外皮菲薄,可剥离。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紫红色,木部黄白色或淡棕色,导管孔明显,髓部疏松,类白色。无臭,味微苦涩。 |
性味归经 | 性平,味甘。归心经、肝经。 |
功效作用 |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用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用何首乌90克、夜交藤90克,加红枣制成煎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5天为一疗程,治疗精神分裂症具一定疗效。煎剂灌服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对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时间有协同作用,能加强小鼠睡眠。所含的大黄素对离体、在体肠管小剂量肌张力增加,大剂量呈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抗菌镇咳、抗癌作用。 |
药理研究 | 具有镇静催眠及降脂作用。 |
化学成分 | 含蒽醌类化合物,尚含β-谷甾醇、苷类化合物、鞣质、大黄素-8-葡萄糖苷、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木犀草素-5-0-木糖苷等成分。 |
使用禁忌 | 燥狂属实火者慎服。 |
配伍药方 | ①治虚烦失眠多梦:a.夜交藤30克,水煎服。b.夜交藤30克,珍珠母30克,丹参9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②治皮肤瘙痒:夜交藤、苍耳子各适量,煎水外洗。(《安徽中草药》) ③治腋疽:首乌藤、鸡屎藤叶各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痔疮肿痛:首乌藤、假蒌叶、杉木叶各适量。煎水洗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