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 ké
药材名称 | 枳壳 |
药材拼音 | zhǐ ké |
药材别名 | 炒枳实、只壳、商壳 |
英文名称 | fructus aurantii |
功效分类 | 理气药 |
药用部分 | 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接近成熟的果实。 |
(动)植物形态 | 常绿小乔木,分枝多。枝具棱和短刺。单身复叶,互生;叶片宽椭圆形或宽卵形,长7~12cm,宽4~7cm,先端窄而锐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柄翅倒卵形,宽1~1.5cm,有时较窄或宽,叶柄短。花白色,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萼杯状,5浅裂。花瓣5,长圆形,具芳香,有脉纹。雄蕊约25.花丝基部结合。果近球形,直径5~8cm,橙黄色,果皮粗糙。瓤囊10~12瓣,果肉酸带苦味。种子约20.,卵形。子味乳白色,单胚。花期5~7月,果期11~12月。 |
产地分布 | 多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主产于江西、湖南、四川。 |
采收加工 |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者低温干燥。 |
药材性状 | 半球形,直径3~5厘米。外果皮褐色,有颗粒状突起,有明显的花柱残基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黄白色,边缘1~2列油室。质坚硬,不易折断。瓤囊7~12瓣,内藏种子。气清香,味苦、微酸。 |
性味归经 | 性温,味苦、辛、酸。归脾经、胃经。 |
功效作用 |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属理气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3~9克,煎汤内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炒热熨。用治胸胁气滞、胀满产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
药理研究 | 升高血压;抑尿;抗休克;抑制胃肠运动;对子宫有兴奋或抑制双重作用。 |
化学成分 | 本品含挥发油、橙皮苷、枳属苷、松柏苷、柚皮素-7-芸香糖苷、福橘素、甜橙素、新橙皮苷、异欧前胡内酯、茴芹香豆精、柑属环肽Ⅱ、柑属环肽Ⅲ、柑属环肽Ⅳ、忍冬苷、生物碱等成分。 |
使用禁忌 | 孕妇慎用。 |
配伍药方 | ①治气滞、食饮痰火停结:枳壳30克,厚朴24克,俱用小麦麸皮拌炒。每用枳壳6克,厚朴4.8克。水煎服。(《本草汇言》) ②治久嗽上焦热,胸膈不利:枳壳(炒)、桔梗各90克,黄芩60克。上咀,每日早用60克作一服,水三盏煎二盏,匀作三服,午时一服,申时一服,临卧时一服。(《古今医统》枳壳汤) ③治右胁痛胀满不食者:枳壳(鼓炒)、桂心(去粗皮,不见火)、片子姜黄(洗)各15克,甘草(炙)4.5克。上为末,每服6克,姜枣汤调下,酒亦可。(《重订严氏济生方》推气散) ④治饮食积滞,心下痞闷作痛,噫气如败卵者:枳壳(去瓤,锉,麸炒)、白术各15克,香附(麸炒,去皮)30克,槟榔9克。为细末,每服6克,米汤调下,日3次。(《本事方》枳壳散) |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