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鲜美肥嫩,营养丰富,人人爱吃。但你可曾注意过,在用沸水浇泡活生生的黄鳝时,其中有的拼命挣扎,尽力不使自己的腹部浸入沸水中。原来,这些大都是雌黄鳝。它们的腹部内正孕育着下一代,弓起腹部明显地是为了保护后代的生存,以免遭汤镬之灾。
其实,在自然界中,动物“母爱”的行为相当普遍。两栖类有一种象负子蛙“母亲”把卵放在自己背部一个特殊的“小蜂窝”里卵化,虽然产卵仅100粒左右,但成活率却很高,比起高产万粒的青蛙和癞哈蟆来说,真可算是“慈母”的“楷模”了。还有的鱼类,每次产卵不到50粒,为了使子女万无一失,甚至不辞辛劳地把卵含在嘴里孵化,实乃罕见。爬行的龟鳖之类,卵很大,嘴里含不下,背又光溜溜的没法孵,但“慈母”之心依然存在,母龟总是静伏在卵的附近,警惕地注意着后代安全。
大家知道,动物在育雏期间所表现的“”十分突出。雌虎、雌狗、雌猫在这个时期都变得异常凶猛和勇敢。人们通常用“雌老虎”来比不讲理的人,这是不恰当的。如果动物“母爱”的角度来看,母老虎凶得还真有道理呢。
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动物“母爱”的行为呢?希腊有一则寓言故事華能说明问题。据说有位鹧鸪夫人拜托龟夫人顺便把饭捎给它的小鹧鸪。龟夫人说:“我愿意为您效劳,只是不认识令郎怎么办?”鹧鸪夫人说:那是很容易的,他们是学校中最美丽的小东西,你选其中最漂亮,最可爱的三个就是了。但是龟龟夫人到了学校后,发现这句话应该最适合自己的小龟。因此,有的人认为鹧鸪与乌龟的心理正是反映了无数动物甚至人最可爱子心理。动物学家们则认为动物“母爱”行为是有利于种族繁衍的,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所形成的.
讲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我曾经深深地被狐狸的“母爱”行为所感动。老孤狸悉心养育自己的子女,陪伴小狐狸玩耍,教它们捕食和防身的本领。为了不让孩子们挨饿: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偷食。母狐死后,公狐毅然挑起了哺育全家的重担。然而当小狐狸能自立后,老狐狸却一反常态,置亲生子女放声嚎哭,苦苦哀求而不顾,心狠手辣地决意要驱逐小狐狸去过背景离乡的生活。本来,这是我最难理解的一段内容,现在我明白了,老狐狸的这种作为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子女,而正是种族繁衍的需要。因为只有让小狐狸到他乡独立地生活,才能避免近亲繁殖的恶果。
关于动物的“母爱”的行为还能举出许多的例子,动物学家们也正在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我想,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走进大自然,去探索更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