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完了程玮的小说《白色的贝壳》之后,感触颇深。尤其是“我的学画经过”那一篇与我有很多共鸣。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从小听奶奶讲故事,每次听完故事都会画一些想象的画,但奶奶说这样没出息,所以“我”渐渐地失去了想象力,只能按部就班的画现实生活中的东西。说实在的,我真替文章中主人公感到遗憾、惋惜——有这么一个老古板的奶奶真惨!
曾经在一次语文课上,韦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一篇短文:有一个记者想考证一下不同年龄的人的想象力差异,于是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机关干部,结果他们每个人的表现是“面面相觑,一个看一个,下级看上级的态度等着领导发话开会研究”;而大学生却讥笑这样的问题太幼稚;中学生则跟着班长的思维走,不敢确定自己的答案。然而小学生的答案却很多、很离奇古怪,甚至令大人们无法理解或接受,但他们没有复杂心思,只是单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敢想敢说而已。正如程玮阿姨在书中所写到的那一句——孩子身上最宝贵的、最美好的东西,有一些是大人往往不理解的。
是啊!这本书蕴含的道理很多!对于这一短篇,我感觉就是程玮阿姨在替天下的孩子们找回“公道”,让天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再恢复一些童心和童趣。。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很喜欢画画,为了得到妈妈表扬,我也学着临摹妈妈范例,循规蹈矩的画,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妈妈还会表扬我,但后来我得到的表扬越来越少,我委屈极了。一直到我会用电脑了,会上网了,一次偶尔的机会,偷看了我那学心理学专业的妈妈的论文,其中有一句使我茅塞顿开“儿童的想象力就像一层水晶薄膜,大人们很容易就能击碎,所以,保护想象力使他不受扼杀是很难的”;“想象力是儿童最宝贵的东西,失去想象力的孩子长大了也会缺乏能力。”哦!原来妈妈对我“复印机式的画画”一直有看法,是希望我能有些自己的想象,希望我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难怪她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最好和人家画的不一样。那时我小,不理解妈妈的意图,总感觉妈妈对我太严厉,现在我长大了,终于明白了妈妈的用心,明白什么叫独树一帜。什么叫标新立异。什么叫推陈出新。什么叫青出于蓝胜于蓝。介于我渐渐地在绘画和其他一些方面有自己的创意了,所以妈妈的表扬也渐渐地多了起来,还多次得到了美术老师的夸奖。我庆幸妈妈以后不会成为书中那个“奶奶”,庆幸自己的学习环境很宽松。我知道,这种宽松的要求很高,需要我经常的更新大脑软件——当然,我愿意。
现在有一句流行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前浪趴在沙滩上”这些话太有道理了,太哲理了。因为,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学生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和想象力,那科学技术怎么才能更高更强呢?同学们,努力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大胆的展开自己的想象,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吧!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