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日月凌空》观后感

10个月之前 5 [ 读后感 ]

近日闲暇观看了电视连续剧《日月凌空》,对白精简,很堪回味,值得深思。刘晓庆扮相美丽,演40岁的美丽王后绝对有说服力。她的演技功底深厚,举手投足,一行一步,一站一坐,演王后就是王后,武后的庄严威摄气派完全由刘晓庆掌握著,看着是赏心悦目。

在叹服演技的同时,是对武则天深深地佩服,她为了国家,忍受了太多的不理解,她是忠君大臣眼中不守妇道的妖孽。“我的天子丈夫,虽然不愧为守业之君,但他身患头风目眩之疾,无医护理,难以起居,太子李弘,患有先天心机不谐之症,弱不禁风的身体,能够承受这日理万机之劳累吗?为人母、为人妇,面对这大好河山,忍心看到大唐改姓易君,落入他人之手吗?我为夫为子竭尽全力,真的就罪该万死吗?”是呀!她辅佐丈夫治理国家,使唐朝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评论和判断。

《日月凌空》展现的都是武则天呕心沥血,辅佐丈夫为大唐社稷日夜操劳的情节。

武则天是中华帝国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我从该剧了解到一个女政治家的风采。

武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她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她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变故使她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她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与她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入官,晋封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正式册立为皇后。

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另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

显庆五年(66o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武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

由于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诿不决,甚为群臣敬服。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

从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