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踏上英雄的履印

10个月之前 5 [ 散文 ]

刚下过雨,空气里弥漫着水汽的清新,徐家后院的山坡上,杜鹃花簇拥着春的明艳。却未曾想过,这一处静谧,在我看来的一方闲适,竟走出了两位革命烈士。

从中岭古道而下,由白峰小门村村长徐信全带领着来到了徐家楼屋。徐家楼屋坊间也叫徐家大院、徐氏祖堂。从门院口处朝里望,迷宫式层叠的格局,据说农家孩子一进去不小心便会迷路。而英雄徐建农、徐长海便是徐家的杰出代表。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迅速兴起了抗日运动。当时只有20多岁血气方刚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小门青年徐建农、徐长海,在进步人士的影响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兄弟俩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先到训练团参加集训,徐建农在训练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集训结束后,徐建农担任镇海县抗日武装部队(即县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徐长海被分配到省第十流动施教团,并于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徐建农遵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分别到郭巨、柴桥、三山一带动员有志青年参加抗日武装,扩充抗日力量,同时开展除奸活动。5年中,徐建农活跃于穿山半岛,在当地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依靠群众的支持,清除了国民党部队中卖国投敌的2名军官,并在半岛抗击日寇。1942年4月2日,徐建农去霞浦上傅执行清匪行动,收缴了土匪枪支。在战斗结束返回途中,遭遇反动派部队的伏击,寡不敌众被捕,于4月6日在三山英勇就义。徐长海所在的施教团则辗转镇海、奉化、定海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秋,施教团来到柴桥,徐长海与李志松、宣伯年等党内同志一起宣传抗日主张,发动民众,扩大抗日救亡团体的影响。他们运用文艺形式,在芦江庙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夜之歌》、《铁蹄下》等抗日剧目。通过宣传,当地民众的抗日热情十分高涨。后来,徐长海被安排到舟山一带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他的足迹遍及舟山本岛和其它周边海岛。1942年,徐长海因身份暴露遭敌逮捕,后在党内同志的营救下,越狱成功并任党领导下的定海国民兵团(即“五大”)指导员。1943年,徐长海在大碶指挥了与日寇的“薛家桥之战”,打得日本鬼子狼狈逃窜。1943年10月,因政治形势变化,徐长海根据中共浙东区党委决定,将“五大”分批撤往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心——四明山区,去与我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主力会合。10月5日,徐长海在做所部二中队工作时因叛徒出卖被捕。次日,徐长海被反动派押解到柴桥大溟,惨遭杀害,年仅31岁。

听着村长的叙述,一行人走进徐家老宅的院落深处,院子左侧的二层楼便是徐氏二兄弟的故居了。雨后屋顶的檐边有水滴打落,仿佛也在讲述这里尘封的往事。默默上前,指尖触上斑驳的写满所有故事的板壁,触上这岁岁年年攀爬着的柔软青苔,在人们敬畏的目光中仿佛又剥落了一世铅墨色古旧的尘埃。这样持久地凝视着,原来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记忆穿梭过70多年的岁月,在那个我们无法企及的年代,所有的动荡换来的是今朝的幸福与安宁。而回到70年后的今天,筑足于此,感受同一片天空下灵魂在时代与时代交接处的震撼。

从徐家大院出来,已雨过天晴。烈士的家乡,现代气息的小洋楼、整洁的村道、衣着得体的村民,让我们感受到小门村村民富庶的生活。

阳光下,徐家大院的后山上杜鹃花如火焰一般怒放,我知道,那是英雄生命开出的壮美的鲜花。

补充纠错
上一篇: 身边的奋进
下一篇: 路,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