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我和中国传统文化

9个月之前 3 [ 1500字作文 ]

  怀念,怀念那红袖添香的温柔,我渴望,渴望那芙蓉出清水般的清纯,我期待,期待那刚出土的战国编钟,重新唤醒远祖的精魂,千年的文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灯下漫笔——中国传统文化

  青灯一盏,素纸两张,又可以对着无尽的绿格子随意挥洒了,自由的世界无拘无束,天地自在我心中。当幻想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从古籍中栩栩凸现时,当我把心中一切隐秘的情感托付予他们时,我惊喜地发现,他们至今都没有停止那优美而典雅的生活。

  当世人在探究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欣赏维娜斯迷人的丰腴体态时,我眼前却时常出现中国古代仕女的影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蛾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美人如词,正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好词的评价,不仅“骨秀”更兼“神秀”。凌波微步、月露花影的仕女比起蒙娜丽莎来说,多了几分纤弱,多了几许灵秀。

  当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使今天千万情侣为之昏厥的时候,陆游与唐婉的曲折恋情却更让我怀念。当那对被世人奉为精典的忠贞情人双双殉情,一了百了时,陆游却不得不在当初“红酥手、黄藤酒”的柔情蜜意中苦苦挣扎,“错、错、错”、“莫、莫、莫!”,有相思之苦的感情才有质量,这比起“生要同床、死要同穴”的决绝更让人回味。

  当我们从早到晚研究English,把和外国人眉飞色舞地攀谈几句天气引以为荣时,我却醉心于华语的凝练、简约、隽永。打个比方吧,华语中的一个“郎”字用英文则要说ahandsomeboywithoutagirlfriend,如果“郎”仅仅是帅气而没有结婚的男子,那么“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英文又怎样还原这个至情至性的美丽画面呢?当我们不得不赘语连篇地表达一个简单的念头时,唐诗宋词,是否让你惊艳,给你慰藉。

  然而今天,华语是否真的到了虎落平阳的境地,我们还能拥有那把华语晤谈境界推到极致的阵阵茶香吗?笑容只能在脸上凝结,心底卷来绵长的慨叹。

  曾记否?那个属于中国人的时代——大唐帝国。她是诗的国度,更是中国古代繁荣的顶峰,这使得唐诗以神韵和气象胜。盛唐是如此的优美而典雅,比起当今欧美强国所炫耀的那种新富赤裸的刺亮,盛唐的语言优势与心理优势互为表里,时时刻刻在提醒人们作为一个伟大帝国的子民所应当具有的尊严与骄傲。

  曾记否,唐宋时期外国人争学汉语,尤其日韩文化,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派生。一部日本古典文学著作《源氏物语》引用白居易的诗歌达九十余处之多,第一回《桐壶》更是有赖《长恨歌》而成立,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古典文化,沉浸在近乎虔诚的顶礼膜拜中。

  然而,曾几何时,岁月悄悄带走了我们的骄傲,我们陷入了尴尬之中,——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特别是语言文化的大国却至今无一人获诺贝尔文学奖。尽管李敖说:“我们不为诺贝尔奖写作。”尽管那仅仅是一个11个瑞典人评出的文学奖,我们可以不在乎,可是,当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诸如日本的川端康成蜚声世界时,我们的文化在哪里?我们的骄傲在哪里?当外国人要到日本赏樱花、品茶道,欣赏穿着和服,登着木屐的日本女子,并称之为“东方文化”时,有多少人明白陆游“晴窗细乳戏分茶”的心情,有多少人愿意去体味登高时节“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苦楚,而中国人自己又有多少对日本女子的温良恭顺嗤之以鼻,却在满街毫无个性的烈焰红唇中标榜个性。

  个性?一个连自己民族的文化都可以抛弃的人何以谈个性?这样的所谓时尚,无非西方文化的劣质拷贝。我怀念,怀念那红袖添香的温柔,我渴望,渴望那芙蓉出清水般的清纯,我期待,期待那刚出土的战国编钟,重新唤醒远祖的精魂,千年的文明。

  可悲的是,不仅地球那边的外国人,就连我们中国人自己,有几个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有几个人知道我们的霓裳羽衣,我们的老子、孟子、庄子?有几个人了解寂寞濠梁的含义?又有谁真正领会“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一次与友人闲聊,当我感慨现在的演员演不出一种英雄气质,当我看到怒发冲冠、横眉瞪眼的“英雄们”举起大刀阔斧,摇摇欲坠时,我说,我想念霍去病,这位27岁就英年早逝的英姿少帅。朋友愣愣地问我:“霍去病是谁?”——我无言以对,当一个人的偶像被人如此发问时,我能说什么?

  当我们的国产优秀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无人问津时,一位日本商人以800万买下版权却在日本狂赚1000多万。日本娱乐刊物评价:“人、山、狗,独特的视角,充满中国文化的气息。”是否,一定要我们的文化在某个强国获得认可重视时,我们才会戴起眼镜重新审视它的价值?是否,只有那艘装饰华丽,异国情调十足的泰坦尼克号才能赚走我们大把的眼泪而那庭院深深深几许中宝黛的爱情悲剧就不能在我们浮躁的心底卷起一点点的涟漪?

  我迷失,我彷徨。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文化是无法融通的,就像你无法想象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何会写出一篇关于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文章。同样,就像曹雪芹之于莎士比亚,孔子之于苏格拉底,孟子之于柏拉图,荀子之于亚历士多德一般。也许这个多元的时代会让他们有了一些跨越时空、国界的联系,但是,这样统一的另一面是绝对的对立,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可证明:浩浩荡荡的五千年与小河淌水般的几百年历史,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等同的。

  我醉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流连忘返,我不可自拔。不在乎她是花开在中国而果结在了他乡,我只沉醉于花的圣洁、芳芬、高雅以及在绽放时淋漓尽致地释放生命的激情,那是我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愿望与追求和渴望灿烂的写照。

  山那边邻国的一位老人说:“你的花的浓郁芬芳里弥漫着如今已成梦境的岁月的声声叹息——那已消亡的世界的眷恋情深的哀思,你的轻风里满载着已从人类语言中消失的古老的爱的传奇。

  让花儿永远美丽。

  中华瑰宝戏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

  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当然,我并不觉得追赶潮流不好,我也喜欢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觉得对于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把传统文化向年轻的一代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扬、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开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利用他们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戏剧有更多地了解,为发扬传统戏剧献上自己的力量,毕竟,这些年轻的歌手的老师也是上一辈的老艺术家;而老艺术家们也开始在传统中融入新元素,是传统戏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吸引年轻人,使年轻人不仅追赶潮流也爱上传统,对戏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现在,也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的戏剧,对中华文化也有深入地了解。戏剧,这一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璀璨的戏剧艺术将会在世界的东方放出光芒!

补充纠错
上一篇: 关于长征精神
下一篇: 写一件事的启示